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老头的幸福生活 (第2/2页)
平民,农家的子弟,也赶来这里就读。 任伯雨,吕陶,杜敏求,家定国,家安国,王当,程之邵,陈慥…… 年龄有大有小,学问有深有浅,都是慕龙昌期之名而来,眉山学宫这一届,堪称人才鼎盛。 其中与苏油关系较近的,程之邵是程之才弟弟,论辈分还是得管苏油叫小幺叔。 还有一个就是唐淹的儿子唐瞻,现在也成了苏油的小尾巴。 学宫中就数苏油唐瞻年纪最小,但是一个是教师之子,一个是龙老头亲点的拖油瓶,去哪里都别在身边那种,他们不调皮捣蛋戏弄人就好,还真没人敢欺负他们。 而且苏油第一天吃食堂就给龙昌期提了意见,学宫的伙食太差了,抗议! 龙昌期这两天都被苏油料理的美食惯坏了,尝了一次食堂的大锅菜,老头上吐下泻差点没病倒。 再被苏油一撺掇,将厨子叫来痛骂了一顿,我都八十多了你们还要虐待我!今后每日土地庙会来三个孩子,指导你们做饭! 就这一下,满学宫的学子都对苏油感恩戴德。 尤其是那些家里边穷的,炒一点臊子吃半个月就是过年了那种,如今能在饭菜里能翻出大rou片来! 还有鸡蛋!猪油炒的鸡蛋哟! 还有豆腐!滋味浓厚的麻椒豆腐!用豆瓣酱酱油rou末烧出来的!烧完还要洒花椒面和青蒜末!简直就是折寿哟…… 可龙里现在蛋多,鱼多,鸭子多,土地庙的豆腐多。 于是学宫韭菜鸡蛋饺子,学宫豆瓣鱼,学宫甜皮鸭,学宫麻辣豆腐,四大名菜成了老头的脸面。 每次有官员视察,必定拿出来装逼:“来学宫都是读书人,今天不讲别的身份,就在食堂和学子们一起进餐吧……” 然后当然会收获一堆的好评,龙老对学子的用心,看伙食就能看得出来,这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呀…… 有苏油在身边,龙老头的日子过得真是太舒服了。 早上起来,有蜂窝煤炉上的温水刷牙洗脸。 之后是花样翻新的早点,他最喜欢的就是野葱肥猪rou馅的炊饼,哦,明润老是管它叫包子。 吃过早饭,进入书房,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盏盖碗清茶。 明明是一撮散茶,可滋味清永,一点生味没有,不过这孩子老是忘记放调料,这点不好。 喝过一盏茶,便开始督课,讲学,要不就是处理学宫事务。 学宫没有午饭,不过苏油会溜回来开小灶,煮点汤饼,哦,这孩子管这个叫小面。 调料那才叫一个精细,林林总总十来样。 精舍前向阳的地方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没花,全是种好的香葱,青蒜,香菜,菜苗。 菜苗掐上几根面汤中一滚,就着小小一碗面条,那滋味…… 等晚上苏油从教室回来,会带着从食堂里取来的两个饭盒。 有时候晚餐不适合老人的话,这孩子就会另做,蛋羹,丸子汤,蒸鱼……不一而足。 吃过晚饭就是考较学问的时间,然后唐淹也来了,三人开始埋头读书。 中间苏油还会拿开水冲上三碗藕粉,或者芝麻糊,或者炒米糖开水,说是晚自习休息时间,整点夜宵。 临睡之前,还要用热水将脚洗烫过,这才舒舒服服地上床。 老头睡床上,苏油还是跟小狗一样睡床榻。 每隔三日,这孩子便要出门一趟,说是去北极观找张道士交作业,回来会带一堆零碎,信函,图纸,涂涂改改,写写画画,修理组装,三日之后又背着出去,不知道寄到哪里。 这小孩好像没脾气,从来都是笑眯眯的,与人说话也客气,成年学子拿他开玩笑他也不恼,学业也自觉,那戒尺愣是一次没有用上过。 不过自己与小唐讨论的时候,这孩子偶尔会露出思索或者苦恼的表情,难道他在自行领悟?他听得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