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3/5页)

然明白父亲的意思,不过他却完全没当一回事,笑呵呵的说道:“爹,你这就没必要了,今日我还专门与克礼聊过,克礼都赞同咱们这个时候应该加强中央集权。克礼毕竟是咱们自家人,用不着见外。”

    听完这番话,袁肃倒是变了脸色,神态很是难堪。袁克定的意思摆明是在指袁世凯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谈论这些事,这话不说倒好,说出来不仅让袁肃无地自容,更是让袁世凯处于尴尬的境地。就算袁世凯没有把他真正当自己人来看,这话也不能挑明来说。

    果不其然,袁世凯表亲瞬间闪过愠色,只不过为了顾全场面气氛,他只是低沉的厉声训斥道:“叫你吃东西就吃东西,这是家宴,不是晚餐会议!”

    袁克定怔了怔,赶紧收声,连忙将碗里那没有烫熟的羊rou三下两下把进嘴里。

    【张国淦1902年中清朝举人,1904年内阁中书及第。1906年,他被选为考察政治馆馆员,其后任黑龙江将军程德全的幕僚。他在黑龙江历任调查局总办、财政x局会办。1911年2月,他被东三省总督锡良任命为交涉局总办。6月,他返回中央,任统计局副局长。12月,袁世凯与南方革命派南北议和开始,张国淦作爲参议随唐绍仪前往议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张国淦任北洋政府铨叙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此后他历任总统府秘书长、内务部次长等要职,和同郷、副总统黎元洪交情深厚。他与段祺瑞、徐世昌也是好友,袁世凯即皇帝即位前后,段祺瑞与之对立,张国淦曾从中调停。

    廕昌(1859—1928),字五楼,后改字午楼,满洲正白旗人,姓氏不详。清末民初军事政治人物,清末陆军大臣。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留学德国,习陆军。归国后历任洋武备堂总办、出使德国大臣、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尚书等职。武昌起义时,奉命率军赴武汉镇压,屡败。民国成立后,曾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等职。

    袁克定(1878年-1958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父亲袁世凯复辟。袁世凯死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1958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时年81岁。】

    第41章,除夕夜宴

    距离除夕只剩下两天的时间,而在这两天时间里,袁肃并不常见到袁世凯,倒是偶尔会被叫到怀仁堂书房一起喝一盏茶,但在喝茶期间几乎没有谈论任何设计公务的事情。他很清楚越是到年关,总统府需要应酬的事务越是繁忙,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形式化的事务,比如接见各国公使,准备新年贺词等等。

    这两天袁肃在总统府倒是清闲的很,不过他也因此专门抽空外出游览了一番,乘着总统府专门安排的小车,去了故宫门口的广场,去了东交民巷,去了香山。总统府内务官甚至还说,即便袁肃想要去紫荆城内游览也不是没有办法,哪怕去跟摄政王喝一个下午茶都可以。不过袁肃对这些满清贵族没有什么兴趣,即便到了故宫门口仅仅只是随便看了看。

    转眼间到了除夕这天,从昨天傍晚到今天一大早,整个新华门总统府都在张罗着挂红灯笼、结彩色装饰物,在这大雪纷飞的节庆之日,即便是如此庄重的国家政治中枢之地,也难免不要好好装点一番。

    袁世凯上午时前往政务厅召开政务会议,直到下午才返回怀仁堂。

    总统府的私人年夜饭会在晚上十一点钟时开始,而在此之前是在位于瀛台的涵元殿举行的国府新年宴会。国府新年宴会从傍晚六点钟进场,一直到十点钟才正式结束。届时除了受邀的各国使节代表、中央政府要职官员、国会在京议员之外,还有目前在京逗留又或者专门进京参加此次宴会的军界要人。

    袁世凯特别交代袁肃也可以出席在涵元殿举行的国府新年宴会,虽然在邀请上没有太多强调的言辞,彷佛就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客套话,不过袁肃却决定一定要出席这次宴会。如此重要的场合,不仅能借机向北洋各界要人证明他是大总统袁世凯的侄子,更能真正意义上融入北洋集团的核心圈子。

    下午时,袁肃专门托人帮自己订做了一套高级礼服,虽然赶工比较仓促,但只要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