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节 (第3/5页)

为军官、士官呢。

    就这样,第一混成旅全军整训再次拉开帷幕,而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经过外籍军事顾问的协商调整,对整训计划做了一些改进,包括训练项目、细节内容、训练项目的顺序等等。

    袁肃没指望能让第一混成旅成为与西方列强匹敌的部队,但是他的目标是一定要超过日本军队的战斗力,这不仅仅是现阶段日本与日俱增的威胁,更是自己对后世历史的了解。

    他很清楚从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到“九一八事变”开始,这几十年里日本军队基本上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尤其是陆军,甚至在装备上与当时的国军相差无几。然而之所以能够在抗战期间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侵略,军事素养上完全是依赖精悍的训练。

    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希望能够通过加强训练,以及保持日常基础练习,来培养一支足以与日本陆军匹敌的军队。武器可以购买,兵力可以招募,指挥层可以聘请外籍顾问,剩下就要看训练的程度和效果了。

    从十月底开始的整训任务,袁肃一如既往会经常前往训练场所亲自督导,滦州是如此,昌黎县、唐海县、乐亭县亦如此,几乎就恢复到赈灾之前那样,在三个团的驻地来回奔波。他并非是闲其无聊,也不是不放心外籍顾问和团部将领,一方面是希望给士兵加油鼓励,另外一方面也是要传递一个负责任长官的良好形象。

    整训期间,第一混成旅旅部除了督导各团训练之外,也召开了数次会议,商讨对旅部各级单位的完善建设。毕竟之前各团都是由巡防营直接改变而来,许多建制都是照搬照套,一切属于现代军事建制的东西缺乏落实。

    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军纪和后勤,因此旅部专门花时间对各团团部进行实际的统计,随后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以及制订全新的明确的军纪军规和后勤系统化。

    之后,袁肃还找到何其巩,询问关于第一混成旅随营学堂最近的情况。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何其巩一直没有停止对随营学堂的运营,就连袁肃被吴承禄逮捕的那半个月时间里,他依然坚持每天上完既定的课程。如今随营学堂的学员一共有七人,都是团部和营部的军官,之前像杜预、李劲夫等人也都来过,不过因为军务而断断续续。

    袁肃之所以找何其巩谈这件事,是打算将随营学堂正规化,变成一个固定的军事学堂。然而事实上目前随营学堂教授的课程,大部分是为了提高将领的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的科学常识,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都只能维持现状。

    尽管如此,何其巩还是明白袁肃的用意,袁肃之所以需要一个固定的军事学堂,自然而然是希望能够培养属于自己的将领人才。同时他对袁肃器重教育事业也感到很欣慰,哪怕是出于私人目的,可眼下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出教育能带来长远的好处呢?

    第35章,制订政策

    十二月初的一天,滦州迎来秋末一场小雪,整个城郭都被一层淡淡的银霜所笼罩。

    让袁肃感到意外的是,之前好几个月未曾联系过的高顺高建阳在下午的时候来到旅部大院,主动要求来拜见袁大都督。虽然很意外,也着实猜不透这位奇志之士的目的,不过袁肃依然很热情的亲自来到营楼大门口迎接对方。

    高顺在见到袁肃之后,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从这单纯的举动让袁肃察觉出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尽管袁肃以前就知道高顺是知书达理、温文儒雅之人,可刚才的行礼似乎比以往要有所不同,更显得正式了一些。

    “建阳兄,好久不见,真没想到你今日会前来登门拜访。来来来,到楼上坐。”袁肃拉着高顺的手,一边笑着寒暄着,一边往营楼二楼走去。

    来到办公室,袁肃吩咐勤务兵端茶倒水,又请高顺落座。

    好几个月未曾见面,高顺的气色没有多大变化,不过隐隐约约却带着一些很正式、很严肃的细节,比如坐姿和说话时的措辞。

    “今日前来,自是要先恭喜袁大人上任山海关大都督,如今袁大人地位日益攀升,在下真真正正是望而生叹。”高顺很客气的说道。

    “这话说的太见外了,我也只是顺势而为,能有今时今日并非全是我一人之功劳,说到这里当初若非建阳兄协助,只怕这一路走来未必容易。总之我相信有因必有果,所以对我而言所有帮助我的人,我都会铭记在心。”袁肃以一种坦诚的语气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