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节 (第4/4页)
排撤离滦州的行程计划时,借口城外一营、二营需要一些时日收拾打点,让第三营先走一步。等张建功带第三营离开后,我便直接电告总镇,表示滦州政府与士绅再三挽留,我等只能继续留驻滦州周全此地治安。”袁肃好整以暇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此法甚好,少了张建功在这里碍手碍脚,我们办起事来要方便许多。不过,凡是只怕万一,万一张建功这厮执意要我们三个营一起上路,到时候该如何是好?”陈文年问道。 “这件事我也考虑过,毕竟现在标部大院这边已经是谣言满天飞,我们让张建功带第三营先走,张建功未必不会察觉出来什么。不过无妨,若张建功不肯就范,那我们就让一营和二营一直拖着,拖到总镇和其他部队全部离开直隶之后,到时候咱们撕破脸逼张建功走。”袁肃镇静的说道。 等总镇和二十镇其他部队先后离开直隶后,张建功区区一个营的兵力,在滦州又毫无根基,一旦袁肃对其撕破脸来,对方根本不能也不敢拿袁肃怎么样。而总镇和二十镇其他部队早已到关外,最多是以电文催告滦州这边。 届时袁肃只要四四六六把事情说清楚,以潘矩楹才接任二十镇统制没多久的情况,再加上对方与协统范囯璋之间的矛盾,其断然不会想在这个时候多得罪其他人,尤其还是自己这样有背景的人。这件事最终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事实上,如果张建功脑子转的灵活一点,任由袁肃带着一营、二营搞独立,非但能送一个顺水人情,还可以一次性把七十九标反对自己的人全部甩掉。等回到关外后,七十九标肯定会重新整顿,到那个时候全标上上下下都是他张建功一个人说的算。可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关键还是要看张建功是什么心态。 陈文年听完袁肃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周全的办法。 这件事商议已定,接着众人又讨论了一下一营、二营宣布独立之后的事宜,包括该打出什么旗号,部队上下又该如何重新编制,指挥层的构架是什么样,等等。当然,这些都只是简单的说了三两句话而已,虽然大家都很期盼能趁着这个机会飞黄腾达,可终归事情还没有办成,步子还得一步一步的迈。 次日一早,七十九标标部收到了一个消息,之前因为滦州起义而被调驻在滦州城北的八十一标的一个营,已经打点完毕先一步出发赶往遵化与四十协会合去了。这个消息对袁肃来说是好消息,他巴不得二十镇的人马都赶紧撤出关外,这样对自己的影响就会消弱许多。 此次二十镇撤回关外并不是没有行程计划,虽然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有士兵逃跑也有军官被捕,但到底是五、六千人的大部队,自然不可能毫无规划的一盘散沙上路。然而因为总镇与四十协之间矛盾重重,总镇只能指挥三十九协的本部人马,四十协这边则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态度。 因此,原本陆军部规划的行程安排毫无作用,二十镇总镇只能临时起草行军方案。 潘矩楹决定先让总镇司令处乘坐火车先行出发,到关外后张罗各部驻营和接应工作。至于下面各标人马,则全部向邻近有火车站的城镇汇集,由各标标统会商达成火车的次序,再上报总镇这边领取相应的路费。 关于总镇行程安排的电报,就在接到八十一标出发的消息不久后,便传到了七十九标通讯室。通讯室李主任是站在陈文年这边的,他第一时间就把抄好的电文送到了参谋处西营房,并且还故意压住电报,打算在下午时才送到标统押房。 袁肃这天早上没有去督练公所,眼下正是计划的关键环节,他当然要留在标部大院,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闪失。此时他正与陈文年在参谋处营房商议待会儿见张建功时的说辞,通讯室的电报送到后,二人快速的过目了一遍,随即他们的神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凝重。 “总镇先退出关外是好事,不过命令各部人马集合到邻近有火车站的城镇,这可是可大可小的事情。”陈文年最先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他伸出一只手摸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一副沉思的状态。 “这确实有些麻烦,遵化是没有火车站的,万一四十协的几标人马都跑到我们滦州来,对我们的计划可是影响甚大。”袁肃带着几分忧虑说道。 “可是,大人,城内八十一标的那个营,刚刚不是已经返回遵化去了吗?若他们要来咱们滦州,八十一标这个营就不应该走才是。”一旁的杜预忍不住插嘴说道。 “电报是今天早上才发来的,八十一标那个营昨天下午就在打点行李了,显然他们暂时没收到这份电报。就怕四十协的人得知消息后,会赶到咱们滦州来搭乘火车,出关的路可不近,总不能指望四十协会徒步上路。”袁肃说道。 “不过,此事未必就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毕竟范协统与总镇颇有隔阂,平日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斗气,如今总镇下来的命令,范协统那边有可能不会遵从。好歹是面子问题嘛,任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陈文年算是安慰的说道。 “陈大人所言极是,眼下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按照原计划行事,先把张建功送走再说。”袁肃果断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