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2页)
早年间浸润在他眉宇间的戾气破坏了俊朗的好相貌,也让人敬而远之,不敢亲近。 今日带笑而来,倒是有些翩翩佳公子的风范,有些同他不甚相熟的大臣心中便想,倒是同太子殿下一模一样。 父子两人都是俊雅别致的长相。 李锦昶也有些意外他会过来,只得道:“宿儿,过来父王身边坐。” 百花园同清音台之间有一处小水池,名曰忘忧池,贵人们坐在百花园中看戏时,可借着水池的幽幽泉水忘记烦恼。 主位边就在水池前,李锦昶叫了儿子过去,李宿自然要过去伴驾。 李宿便对姚珍珠点头,直接来到李锦昶面前同他行礼,却说:“父王同几位大人聊得正好,儿子不便打扰,只在凉亭里看戏便是。” 他今日的表现跟那日在乾元宫颇为相似,李锦昶以为他遭逢大难心思转变,旁的朝臣可是头一次见太孙殿下如此平易近人。 杨彦之不由夸赞:“到底弱冠,年长心诚,殿下让臣颇为感怀。” 他也算是看着李宿长大,如此感叹一句不为过,甚至有些亲近之意,显得太子同太孙父子感情甚笃。 李锦昶便笑了,眉宇之间皆是满意:“宿儿本就聪慧,上书房这么多年,博士们都要夸他,如今性子越发沉稳,孤深感欣慰。” “恭贺殿下,后继有人。”另一位朝臣立即接话。 李宿偏过头去看,倒是很意外他坐在李锦昶身边。 此人是九城兵马司指挥使邓愈,掌盛京守备,手中兵马至少两万人,可比肩御林军。 邓愈与杨彦之同岁,只不过一文一武,平日少有交集,他甚至不喜应酬,同京官几乎无来往。 人人都说,邓大人一心为国,忠心陛下,从不二心。 李宿眼眸一闪,邓愈此刻坐到了李锦昶身边,定在旁人心中惊起波澜,但李宿却不觉惊奇。 难怪李锦昶当日对贵祖母是那样的态度,原来他手里的筹码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多。 李宿心中一时百转千回,却依旧春风满面,态度和煦。 “邓大人谬赞。” 邓愈冲李宿拱手,看着他的目光也带了几分诚恳,仿佛是真心实意在夸赞他。 李宿平静地回视他,也点头回礼。 李锦昶好似没发现他同邓愈的眼神官司,只道:“年轻的二郎们都在望春亭中,你去寻他们玩,多认识些青年才俊才好。” “是,儿子领命。”李宿拱手,便领着姚珍珠退了下去。 望春亭不远不近,也在忘忧池边,李宿刚一到,就听到里面传来劝酒声。 “邓公子,你添为一等侍卫,怎么也要吃一杯敬酒才是。” “就是,邓大侍卫,咱们这些同学之后,只你最出息。” 李宿脚步略顿,没立即进入亭中,倒是姚珍珠没注意脚下路,不小心撞到李宿后背上。 “殿下?”姚珍珠小声唤他。 亭中的欢笑声一瞬便停住了,几个身穿锦衣的年轻人愣在哪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只其中一位身穿一等侍卫官服的年轻人上前,冲李宿一躬到底:“下官邓旻言见过太孙殿下,殿下大安。” 他一出声,后面的几个年轻公子立即上前行礼:“殿下大安。” 李宿轻一脱手:“诸位同学不必多礼,孤也有幸在国子监读过几日书,算是诸位同学。” 既是同学,就不需要如何拘束。 李宿同几人见过礼,最后又看向邓旻言:“邓侍卫可是邓指挥使的公子?” 邓旻言立即行礼:“参见殿下,殿下所言正是下官。” 李宿笑得春风和煦,颇有太子温文风范:“邓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乃我大褚良才,孤心甚慰。” 邓旻言身材修长,比李宿看起来要壮硕一些,他浓眉大眼,显得很是精神。 确实是一表人才的。 邓旻言被李宿夸得有些羞赧,正要推拒,却听不远处传来一道清晰的落水声。 这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 紧接着,就听有人惊呼:“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 第85章 【二更】你现在连我都话…… 这一声惊呼, 让所听之人心惊rou跳。 姚珍珠心中一惊,目光立即往水池中看去。 她如何都没想到,即便他们不去明月湖, 在这小小的忘忧池中,也依旧要有人落水。 只是,落水之人究竟是谁? 姚珍珠还没细看, 就听有人惊呼:“是章宜郡主!” 依旧还是章宜郡主?姚珍珠的目光往池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