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1/2页)
章宜郡主满是泪痕的脸一瞬僵硬在那,她擦着眼泪的手都哆嗦了,不自觉抓住母亲的衣袖。 寿宁公主却尖声怒喊:“你胡说,你怎么敢,你怎么敢诬蔑一国公主!” 温溪辞不理会寿宁公主,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臣并非信口胡言,臣有铁证!” 温溪辞抬起头,终于看向寿宁公主。 寿宁公主那张风华绝代的脸上,此刻再无温柔缱绻,只有让人心惊的狰狞。 “臣家中有一怪病,但凡郑家血脉者,于其右臂处皆有梅花状红胎记,而章宜郡主手臂上却空无一物。” “她并非臣的亲生女儿,是寿宁公主与他人通jian所生。” “臣因知晓此事才被害死。” “臣实在冤枉。” ———— 古往今来,最是无情帝王家。 皇室中人对他人无情,对亲人同样无情。 若是前朝,公主即便豢养数十男宠都无人敢议论,即便今朝,公主和离再婚也比比皆是。 公主乃是天家女,身份尊贵,自不可以常人视之。 但寿宁公主及其驸马却并非如此。 他们二人年少成婚,多年来一直感情深厚,整个大褚都知道两人一直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是不可多得的佳偶。 当年寿宁公主诞育章宜郡主时难产,一直身体一直不协,郑承嘉也未有微词,同公主依旧恩爱如初,对外言说郡主一样可顶立门户,并非需要公主艰难诞育子嗣。 或许因两人这份恩爱打动上苍,后来两人又得了小儿子,也就是定国公世子。 盛京之中,人人都只寿宁公主爱慕定国公,为她不惜早婚,未满十六就出嫁。而定国公也对公主时分爱重,就连自己的定国公府也很少居住,往常都是住在公主府,陪伴在公主身侧。 为了她,哪怕多年未有实职,也不曾沮丧,反而总说有得必有失,人生不可能两全其美。 这样一对佳偶,却突然遭逢定国公枉死,寿宁公主为了夫婿,当日便闯入禁宫,恳请太子殿下彻查此事。 无论怎么看,寿宁公主都不像是害死定国公之人,更何况她还通jian在前,生有他人骨rou,心里有愧。 所以温溪辞此言一出,朝臣们顿时就傻在那里,一时间都忘记言语。 李锦昶面沉如水,他皱眉盯着温溪辞,显然对他诋毁皇家清誉而不喜。 “温爱卿,此言当真为定国公遗书所写?” 温溪辞行礼回:“回殿下,正是定国公亲笔,臣绝不敢污蔑皇室,更不敢非议公主。” 他的话最终又落到寿宁公主身上,朝臣们的目光不自觉看向寿宁公主,却见她此刻正失神看着温溪辞,脸上皆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寿宁公主的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珍珠,不断坠落。 “夫君,夫君你到底是被谁蒙骗,”寿宁公主哽咽道,“怎么会如此轻贱我对你的心意?” 寿宁公主一向娇弱,平日里也不像其他公主那般飞扬肆意,颇有些贤妻良母的贤良。 若硬要说她通jian外人,许多人都是不信的。 现在见她如此难过,如此悲伤,大凡人心中都不自觉偏向她。 姚珍珠坐在妃嫔之中,遥遥看着寿宁公主,又去寻李宿的面容。 李宿侧着脸,好似感受到姚珍珠的目光,突然抬眼看向她。 他的目光深邃,明明身上有着令人害怕的戾气,但姚珍珠却意外觉得安心。 李宿几不可查地对她点点头,姚珍珠便冲他笑笑,也不再乱看。 因温溪辞的话,大殿中一时有些混乱,朝臣们议论纷纷,嗡嗡作响。 姚珍珠耳朵微动,她努力听着身边的谈话声,突然捕捉到一道柔和的女音。 “章宜郡主太可怜了,温大人不应当如此的。”说话的人是淑妃。 她一贯好心肠,总是悲天怜人,此刻众人的目光都在寿宁公主身上,便只有她关心孤零零坐在边上的章宜郡主。 章宜郡主今岁年十五,去岁刚及笄,但大褚女子普遍十七八才开始议亲,她这个年纪还可说是孩子。 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正是可怜时候,然而母亲不停领着她奔波,甚至披麻戴孝闯入宫中,闯入这满目缤纷的宴会。 她心里自是不好过的。 现在,她却又要面对自己并非父亲亲生骨rou的残酷事实。 章宜郡主坐在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似乎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正盯着她,那眼眸里的种种恶意,令她浑身发抖。 即便外人有可能不信,但她自己又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这两年父亲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也越来越少在公主府留宿,他开始长时间教导弟弟,不让他回公主府。 这一切都让她心中莫名恐惧。 外人不知深浅,她就生活在其中,当然能分辨出温溪辞的话是否正确。 章宜郡主听着身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