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2/2页)
,膝盖一弯,整个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他从来没摔得这么重过,这一下磕在腰背后,撞得他痛呼出声。 “啊!” 郑承嘉这一声喊完,立即感受到五脏六腑一阵尖锐的疼。 他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疼得神智不清,不停打滚。 从未做过粗活的手指扣在地砖缝隙里,划出一条条血痕。 郑承嘉此刻顾不上其他,他想唤人进来救他,可喉咙充血,他一个字都喊不出口。 寒冷冬夜里,他孤零零在冰冷的地上煎熬着。 深入骨髓的疼折磨着他,让他几乎要是去所有神智。 郑承嘉眼神涣散,瞳孔放大,人生最后的思绪里,他想的只有一件事。 他们还是没有放过我。 灯花啪地一跳,郑承嘉气绝身亡。 次日清晨,宫门未开。 寿宁公主仪仗已到宫门口。 御林军不敢拦她,破例开了东华门。 寿宁公主的马车一路直奔乾元宫,一路畅通无阻,无人阻拦。 此时,太子李锦昶正准备上朝。 再过三日便到月底,二月二十八是太孙李宿的生辰,他今岁又满二十,要行弱冠大礼。 因此,李锦昶准备在今日早朝时宣召文武百官,三日后宫中要给太孙行弱冠大典,介时五品以上朝臣皆要携亲眷为太孙庆贺。 想到还有三日,李锦昶心情就格外愉悦,唇角扯出一抹微笑。 杨连正在伺候他穿太子礼服,见他心情甚好,便低声道:“殿下,臣已提前询问营造司,营造司道坤和宫虽年久失修,但根基还在,只要用心修缮,一月便可完工。” 坤和宫已空置二十余年,不过洪恩帝惦念孝慈皇后,年年都会派人着重养护,宫室虽已陈旧,却不难修。 只要重新更换琉璃瓦,刷墙修木,再换上一水红木家具,便又是富贵典雅的坤和宫。 李锦昶嗯了一声,只低头戴好戒子。 那戒子是祖母绿的,是父皇的旧物,在他入朝听政那一年,父皇特地赏赐给他。 告诉他:“即便为君,也要有界。” 戒子戴在手上,时时刻刻提醒他,这世间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一定不能为。 李锦昶当年很喜欢这个戒子。 但洪恩帝早年戎马,高大结实,手指自然粗长有力,这枚戒子他戴哪个手指都大一圈。 李锦昶轻轻盘玩这枚莹润的戒子,祖母绿的荧光幽静,一如深潭。 李锦昶心想:戒子宽松,边界也大一圈。 杨连见他垂眸不语,好似在出神,便又道:“昨夜陈大人送信入宫,道事情已办妥,当时殿下已经安睡,臣便未曾打扰。” 李锦昶盘玩戒子的手微微一顿:“陈世明还说什么?” 杨连不用回忆,也能把这些倒背如流:“陈大人只说此事稳妥,没有纰漏。” 李锦昶刚皱起的眉头略微松开,他道:“陈世明还算忠心。” 杨连连忙陪上笑脸。 “太子妃娘娘即将位主中宫,成为天下凤主,陈大人自当会为殿下肝脑涂地,无论有何差事,定当竭力而为。” 李锦昶又意味不明笑了一声。 “她近来可好些了?”李锦昶问,“搬来乾元宫后国事繁忙,未能日日去看她,心里很是惦念。” 杨连压低声音:“娘娘还是老样子,夜里总是睡不踏实,太医又给改了方子,也不知这次的吃着能不能管用。” “娘娘还很惦念殿下,特地叫小厨房给殿下每日备汤,怕殿下为国事误了身体,越发cao劳了。” 李锦昶便道:“枣娘一直都这般好,对孤温柔又体贴,这么多年,全赖她悉心照料,孤才能一步步走到今日。” “让太医院务必治好娘娘的病症,若实在不行,再去坊间寻一寻,看看是否有手段偏一些的杏林高手。” 杨连道:“是。” 主仆两人正在说宫里事,外面突然传来一片嘈杂之声,原本安静无声的寝殿内,顿时热闹起来。 李锦昶再度皱起眉头。 杨连膝盖一软,后腰一塌,整个人往后退了散步:“殿下赎罪,臣这就去训斥他们。” “你要训斥谁?” 一道明媚而张扬的女音响起,随着声音而来的,是鲜红得如同火焰一般的织锦裙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