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_第2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节 (第2/2页)

损失。

    尽管这样, 杨燕收还是不放心的又跟他交待了一堆的书画的保存方法。那架势, 要是邵国庆不按照他说的来, 不把这画保存好, 他都要跟邵国庆恩断义绝似的。

    知道他的脾性,邵国庆再无语也只能一一应承下来。

    而杨燕收无论如何不甘心, 总也是他自己想不起来,怪不得旁人。

    最后也只能把那副画前后左右各个角度都拍了一堆照片,然后抱憾而归。

    -

    时间过得飞快。

    昨天还烈日当空, 转眼就已经寒风凛冽了。

    此时已经到了十二月份。

    送走了秦槐林夫妇没有多久,机械厂扩建的文件就发下来了。

    如今的宁林市机械厂已经分流扩建成功, 变成了两个厂。

    分别是宁林市机械厂和宁林市汽车厂。

    虽然只是初步组建, 新厂的厂址还在选择, 目前两个厂还在一起, 汽车厂连框架都还没有完全建起来。

    但总算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姜立南和邵彦成都去了汽车厂。

    姜立南现在是汽车厂司机大队的队长, 和留在机械厂任司机大队队长的谢长义平级, 算是升了一级。

    而邵彦成则已经转正, 成了技术科正式的技术员。

    并且在科里的排名排在了第一,级别仅次于总工和副总工。

    无论是在机械厂还是汽车厂,技术科都是没有科长这样的行政岗位的。

    负责人就是总工程师, 同样的,副科长的职权就是副总工程师兼任。

    张树民因为王厂长不放,他再遗憾也不得不还留在机械厂担任他之前的总工程师职务。

    而汽车厂的总工程师则由一位上级机关从海城调来的高工担任。

    那位高工姓杨,名字叫做杨和明。

    杨和明有海外留学背景。当初是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妻子一起从国外回国投身国家建设的。

    虽然现在的形势对于他这样出身的人不太友好,可他走的是技术路线,而且还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所以影响倒也不是特别大。

    在来宁林之前,他们一家子在南方的江省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杨和明和妻子都参与过国家第一汽车厂从筹建到建成,再到生产出了我国第一辆自主品牌汽车的全过程。

    在汽车制造行业,他们夫妻俩可以说都是经验丰富,资历极老的。

    虽然履历听上去挺吓人,可实际上,两个人年龄都不算很大。

    杨工今年只有四十出头,而他的妻子郁宁还不满四十岁。

    现在他们两口子还有一儿一女就住在姜晓菱他们家隔壁,两家门对门。

    于是邵彦成可算是有了志同道合的“战友”,每天恨不得除了上班时间,其他大部分空闲都和杨工夫妻俩待在一起。

    杨工的女儿杨铭今年八岁,儿子杨健今年六岁,都是正闹腾的岁数。

    为了保证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邵彦成干脆把他们家那间闲着的屋子收拾了收拾,改建成了一个书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