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节 (第2/2页)
科普,说这里面的水深得很。要是没有一个靠谱的人镇着,胡乱找的话,很有可能送过去的东西,和你拿回来的东西都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可外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送过去的东西和拿回来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做到的?”邵洋顿时来了精神。 他一屁股坐到了姜河的旁边,凑过去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的好奇:“舅爷你跟我说说,怎么会不一样?难道他们还敢给造个假?那,送去装裱的人还能发现不了?” 这个姜河倒是真知道,当初他也专门问过来着。 于是他对邵洋说道:“造假倒不至于,这样太容易被人察觉。有些心术不正,但手艺高超的装裱师会选择用分纸的方法来占便宜。 这画师画画用的画纸种类有很多,那天那个师傅讲了好多,我也没记住。” 姜河有点惭愧的解释了一句,又继续说:“反正我听着就是说,那纸有的是可以从中间分开的,分开后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 这东西吧,懂行的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可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虽然分纸之后,分出来的两幅画价值都比之前要低,但不知不觉中就偷了人家一幅画,画行老板肯定还是赚的。 特别是一些名家名作,很值得他们铤而走险一次。” 他说着,指了指外甥拿在手里的那副字:“洋洋说那纸看着毛烘烘的,像是装裱过,之后撕下来的。我看着也有点像。可是也备不住是被什么人给分了。 我的建议是,先别决定是卖是留,找个懂行的人给鉴定一下,装裱不装裱吧,至少这字是个什么情况,出自什么人,什么来历,能自己心里有个数。” 听了姜河的话,邵国庆和邵洋都觉得非常有道理。 恰好现在时间还早,两个人干脆直接求着姜河立刻和他认识的那个人联系,约定上门的时间。 姜河把电话打过去,说起来也巧,他认识的那个装裱师此刻正在宁林,说是来帮一个老客户鉴定一副书画作品。 听到姜河也提出有东西要让他看,那人高兴的很,立刻就和他们约定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在店里面见。 第二天一早,邵家的几个人就开始分头行动了。 邵蔓开车带着mama和舅奶一起去了新买的房子。 今天他们约好了设计师去丈量屋内面积,并且沟通设计方案。 而邵洋则开车带着爸爸和舅爷去了位于书画街的一德装裱店。 这个装裱店位于书画街比较靠里边的位置,看上去门面不大,内里却另有乾坤。 那店铺分为前院后院,前院挂满了名家字画,也有专门的店员负责讲解,售卖。 而后院则需要从柜台里进入。 推开一扇隐形门,几个人进到了一德装裱店的内院。 这院子一看就很有些年头了,虽然不大,可处处透着古韵。一石一木看上去都极有讲究。 也不知道究竟是店面确实有点来历,还是从哪里买回来了这些古迹用来支撑门面。 可不管是哪一样,至少都能说明这个店铺的实力不容小觑。 姜河认识的那个人叫宋函煦,这店就是他家开的。 用他的话说,他们家几辈子人吃的都是装裱这碗饭,在业界也算是有点小名堂的。 所以,手艺方面,让他们大可放心。 邵洋将那副字拿了出来,请他鉴定。 那人先是拿出放大镜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抬头问他们:“这幅画你们是要卖,还是要裱?”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没法确定。 他们其实压根都还没来得及讨论这个问题。 还是姜河最先开了口:“小宋,还是要麻烦你先给我们说说这是什么人画的,大概的价值是多少?也不瞒你,这是我们家老一辈儿留下来的,我们根本就不懂。” 听他这么说,宋函煦连忙摆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