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1/2页)
如果是以前,邵洋肯定早就不耐烦了,而今天他却听得相当的认真。 杨燕收连着说了得有十分钟,中间他硬是一次都没有打断。 这让缓过神来的杨大教授一时间还有点不习惯。 他终于停了下来,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儿。 他抚了抚眼镜,开口问道:“这东西你们是打哪儿弄来的?就这一个?” 邵洋转头看向他爹。 邵国庆没有搭理他,而是望着自己的老友,反问道:“这东西还能有几个?” 杨燕收又伸手痴迷的摸了摸烛台,这才回答:“这东西按道理原先应该是两个。烛台嘛,通常都是一对儿。要是出手的话,那一对儿和一个的价格可就差得远了。” 邵国庆连忙摇了摇头:“一个,就一个。” “哦。”杨燕收的语气明显有点遗憾。 可是他马上又转换了语调,继续说:“其实能保存下来一个也很不错了。品相好的雍正斗彩,如今存下来的并不多,成色好的也很难见。 之前,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曾经有过一个斗彩福寿三多纹的撇口碗,卖了641.5万港元。那个据说也是一对,但是是分开拍卖的。而那件还不是满工,如果这件确定是真品,拍卖的价格不见得会比那个低。”2 杨燕收还在解释着,可邵国庆和邵洋已经听不见去了。 他们两个人此时脑子里能够听见的,唯一的声音,就是自己砰砰乱跳的心。 那噗通噗通的声音,真的是震得耳朵都要麻了。 “六百四十一万……港元?” 好一会儿,邵洋才喃喃的重复了一遍。 然后理科生的毛病也犯了,下意识的就开始换算:“港币和人民币的兑换率是零点八几,就算是八,那,那也五百多万了啊!” 看他这样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杨燕收满脸的嫌弃:“多少钱也不是你的。你管人家能卖多少?说吧,你这又是帮谁的忙,拿回来让我看的?我先跟你说啊,这东西我可看不准儿,真找我,我也得再找专家给把把眼。” “我的。”邵国庆忽然说道。 杨燕收顿时卡壳。 他愣怔了一下,才又问道:“什么你的?你是说……” 他转头看看烛台,又转过来看看好友,伸出手对着他指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这可开不得玩笑,我怎么从来不知道你们家还有这个?!” 知道在圆谎这方面,父亲的水平一向有限,邵洋连忙出声替他解围。 “杨伯伯,这烛台还真是我们家的。我奶奶以前留下来的。你也知道,我奶奶去世的早,我爸那时候还小呢,大人的事儿也不知道。这东西一直是我爷爷放着的,他压根就不知道有。” 说到这,邵洋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看他面无表情,明显一副任由自己发挥的模样,心里一阵郁卒。 可还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编下去。 “这不是他和我妈搬乡下去了一段日子嘛,来回搬东西,就搬出了之前我爷爷留下的老物件。这东西还是我觉得好看,拿出来玩儿,然后我们俩忽然想起来,可以请你帮忙给看一眼,所以才给你打了电话。” 听到邵洋说,这东西是他拿出来准备玩儿的,杨燕收心疼的用拳头在自己的心口用力的锤了捶。 再看向他的眼神里全部都是“你这个败家子,幸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