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83章 龙之巫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龙之巫女 (第7/10页)

佐少昊金天氏族政权,这一年他刚满十岁。《帝王世纪》记载说:“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看来,这位少年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因辅佐朝政有功,穷申令其继承了韩流生前的颛顼封地,号颛顼氏——或者说,赘婿。前3790年,颛顼满二十岁,已经协助穷申主理朝政十年,朝中一切大事都听他的,穷申完全被架空,成了一位挂名天子。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左右朝政了,索性将帝位禅让给了赘婿之子。颛顼重整河山,迁都于兖州,仍封太上皇穷奇、穷申于临朐荣养。少昊金天氏政权至此结束,历史进入颛顼时期。就这样,颛顼以权臣身份取代了少昊、穷奇、穷申一脉相传的金天氏族帝位,恢复轩辕氏族称号,颛顼一系后人美化了这一段历史。历史犹如大转盘一般,由古神混战开始,被黄帝世系夺取人间政权后,黄帝嫡系势力又被私生子少昊势力夺取,如今到颛顼这里又回到了黄帝世系,甚至执掌天庭。

    颛顼称帝后,首先对官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少昊政权基本盘的“鸟官制”,按照降服五氏归化的五行之说,设立“五官制”。“官”远古时称为“正”,“五官”即“五正”。他首先利用自己继承东夷的渊源,礼请句芒和蓐收归位东、西坐镇。蓐收为西方金正之官,主管监督与刑罚;句芒为东方木正之官,相当于大司农职位,主管农业。又恭请昔年轩辕氏的北方盟友古神后土,入主中央,担任中央土正之官,位比大司徒,主管国计民生。同时任命共工旧部,亲附后土的古神禺京,担任水正之官,又号玄冥神,主管水利工程。最后不念旧恶,邀请战败丧子后归隐于南方的炎帝一系古神祝融,出任火正之官,相当于司马职位,有征伐不臣的出兵之权。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完善设立的五官制。靠着几方势力的支持和相互牵制,黑帝颛顼以水德称帝,成为新一任古神天庭的天帝。颛顼五年,丙辰,前3785,颛顼命工匠在淇水南岸建造新的都城。历时三年,新都建成。颛顼将新城命名为帝丘。颛顼八年,己未,前3782,颛顼政权正式迁都于帝丘。颛顼十三年,甲子,前3777年,颛顼提出少昊氏所创立的先天八卦太阳历存在着许多缺欠和不足,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颛顼便根据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日月星辰的变化,参照少昊氏的八卦太阳历,制定了更加适用的颛顼历法,彻底清除少昊的影响。

    颛顼历法规定: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为立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因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故每年的第十二个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又分为四季,为春、夏、秋、冬;每季三个月,每月一个节气,全年共十二节气,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年根据十二个节气安排生产和社会活动,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规律。颛顼二十五年,丙子,前3765,蚩尤氏的后裔九黎族因仇恨黄帝氏族,对颛顼政权产生强烈不满。但是,他们深知颛顼政权势力强大,以武力反抗只能是徒劳,于是,他们便在民间推行巫教,企图在舆论领域搞垮颛顼政权。《国语,楚语下》记载说:“颛顼政权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和神混在一起,神话、传说、真假难辨。人人都设祀称神,家家都有通神的巫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巫教风行一时。何况其中还有古神推波助澜,在甘肃临洮发现的陶罐上画有一蛙形人,下面画有巨大的女体,蛙人四围是上古之“巫”字,即后来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所谓“上下四方之王”。这陶罐实际是“以图表音”的具体体现。蛙图表示“娲”之象,以女体代表女性。也就是说该图代表的就是女娲。

    颛顼深入民间考察时,发现这种情况,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果断地采取行动,下令禁止在民间推行巫教,禁止私自设祀称神。同时命后土管理古神相关的事物,一切巫政神事都由后土审核与统一管理。任命祝融以武力管理臣民,不准臣民参与巫教活动。祝融奉命率领武装部队巡逻各地,一面无情地镇压在民间推行巫教的顽固份子,一面宣传颛顼政权所主张和提倡的水德,引导九黎民众接受颛顼政权的文化教育,使民间巫政失去滋生的土壤,社会秩序得到改善。那些曾经的古神盟友也无从下手。

    颛顼三十三年,甲申,前3757春天,有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气格外地好,帝颛顼心血来潮,带领着大臣们到野外去踏青。徐徐的春风吹动着花草树木,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引诱得游春的君臣如醉如痴。颛顼认为,这是大自然为古猿附庸演奏的最美妙的音乐,意味着轩辕氏族长期以来消除战祸,恢复环境卓有成效,应该把它保存下来,流传于后世,于是便命乐师飞龙模仿自然界的八种声音,创作一支乐曲。飞龙经过多日的钻研和构思,终于完成了创作任务,写出了一支题名为《承云》的曲子。《承云》又称《云门》,是颛顼天庭政权时期歌舞升平的著名音乐。颛顼晚年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