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龙龙龙3 (第9/11页)
被看做是爱情、蛇和生命之神。而这孩子就是宇贺神,头长得像老人,身体像蛇,而且压着一只青蛙。它在中世纪的日本民间小有名气。 另一种鼍龙,出现于《西游记》中的人物,是泾河龙王姜禄续的幼子。小鼍龙的样貌基本可用两个词总结:一是“丑陋”,二是“恐怖”。鼍洁的父亲是泾河龙王,母亲是西海龙王的meimei;小鼍龙家世出身都不错,也算得上是含着“银匙子“出生了。加之在九名兄弟中,小鼍龙排行最小,应该最受父母宠爱。可是,你永远也不知道生活将把你带往何处。正如最聪明的人会乐意承认,地球海洋里还没有揭露、甚至接近所有的神秘动物都栖身在广阔的深渊之处。一些科学家提出,有近百万计未被发现的物种潜伏在深渊的海水里,而其他人所坚持的数字比这个高得多。 小鼍龙的人生突然地转了一个大弯儿。他的父亲泾河龙王,早早地在西游记中出场,却因为行事不谨慎,又挡了别人的路,被玉帝和观音算计,迅速的黯淡退场,一家子落得家破人亡。泾河龙王的妻子无处安身,只好带着最小的儿子鼍洁投奔西海龙王,暂且安身。小鼍龙在舅舅家被抚养成人。幼年丧父,小鼍龙的钟鸣鼎食的生活猛地截断,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样的人生经历长大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敏感。另则因为父亲因为犯了天条处斩,小鼍龙必定对于社会“规则”不认同,不遵守,用另一个字概括就是“逆”。 他的“娘舅”难于对他进行管束,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又怜惜他没有亲父,还有meimei的面子,西海龙王拿小鼍龙没辙,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于是在龙妹,即鼍洁的母亲前年病故之后,西海龙王便打发小鼍龙出门了,说是“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于是乎,鼍洁在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以“妖怪”的身份轰隆隆出场了。 鼍洁本是官宦人家子弟,如今流落到黑水河地界,占了河神的府第为妖度日;将整条河水变做了个黑漆抹乌的“靛缸“,足见他戾气冲天。而他又以此恐怖丑恶的妖魔面目出现,细细想来,未免让人替他惋惜。不过,小鼍龙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至少他还明白知恩图报,具了个帖子,邀请舅爷,即西海龙王,要为舅舅“暖寿”。请帖文理通顺,措词诚恳,怪乎李卓吾在回目评道“妖怪请阿舅暖寿,尚有渭阳之情,不比世人”。正是这封请帖让猴儿落实了西海龙王“结连妖邪,抢夺人口”的把柄。猴儿一棒打死送信的黑鱼精,拿着请帖找西海龙王的麻烦来了。 其实,对于鼍洁流窜黑水河,观音和玉帝肯定是知道,安排唐僧师徒从这里路过,估计就是看准了鼍洁这里有机会拉四海龙王下水。四海龙王是龙族遗脉,虽然对天庭听话,还是需要偶尔敲打。龙王兄弟四个,都是谨慎的规则顺从者,深怕行差踏错,招来祸事。对上是言听计从,谨慎小心,而且非常善于揣测之一,跟从潮流。而对下,无非是欺,瞒,打,压。如是说来,做官甚是容易。而四海龙王敖闰更是在四兄弟中数一数二的明哲保身,大义灭亲之人。这敖闰就是小白龙的父亲。当初小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敖闰把自己的儿子告了个忤逆之罪。若不是观音菩萨搭救,小白龙早已命丧黄泉。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听说外甥得罪了如来钦定的取经僧? 这不,敖顺听到外甥闯祸了,龙王见了请帖直吓得“魂飞魄散”,慌忙下跪叩头给大圣赔罪,小说中西海龙王与北海龙王的名字曾多次互换,其中涉及到鼍洁和摩昂太子时的西海龙王都为敖顺。。便派敖摩昂太子去降服鼍洁,没两个回合,小鼍龙就被摩昂擒下。这又应了那句话,“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连摩昂都打不过,就要跟齐天大圣较量。一被擒,即低声下气跪地求饶,要求解了铁索,亲自送唐僧出来。表兄摩昂与小鼍龙一起生活那么多年,怎不了解鼍洁的脾性,一句话击碎他的小九九,“大圣,这厮是个逆怪,他极jian诈;若放了他,恐生恶念。” 自家兄弟用词可没我那么客气了,直指鼍洁“逆”,“怪“,极为“jian诈”。摩昂还得带着小鼍龙回家赴命。说起来,鼍洁也是可怜,唐僧rou想着亲人,却被明哲保身的亲人出卖。敖顺给大圣细细解释小鼍龙的来历时,悟空虽然讽刺挖苦,只是呈口舌之快。其实心底里已经饶过了西海龙王,不打算上奏天庭;而悟空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人家的家务事,叫人家去管,自个儿也省心。西海龙王对悟空也很领情,在第九十二回西海龙王敖顺和太子摩昂帮助悟空捉住了三只犀牛精,总算报答了猴子的人情。 其实,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大自然的压力下,为了谋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