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72章 龙龙龙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龙龙龙3 (第5/11页)

模样?现代人眉际,分布着已退化的“顶浆腺”,该腺体俗称“大汗腺”,密布于腋下,“狐臭”即由此导致。眉毛“顶浆腺”有何用途?难道是分泌润滑液?这与“保护眼睛”功能亦是背道而驰。河马是否典型的水兽姑且不论,但它对世人却有示范效应。河马的幼崽全身滑溜溜,初生的人类呢?婴儿出生时也很光猾,与河马的小宝宝类似,难道因此要认同“河马总目”的说法?人类自然不甘心,再度审视初生婴儿:腋毛毛等不必奢望,甚至连头发都可欠奉,但眉毛却一定已具雏形,一左一右分列于眼睛上方,顾盼生威!

    这一对眉毛使人类与河马划清界线,世人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灵!再借鉴其它的高等生物。猫科动物长有散乱的“眉毛”,但那称为“触须”更合适——它属于探索空间的触觉器官,以判别狭隘处是否能穿越。猫的“眉”与“胡须”均属同一类,与人类的“须眉”,有着天壤之别。为何猿猴一概没有该装置,难道这是属于人类“新时代”的进化产物?仔细探究:人类眉毛的化学成分、生长周期、遗传基因,均与动物体毛截然不同。眉毛“休止期”数倍于“生长期”,根本已不是“毛”的性格,它的实际功用究竟是什么?单纯从“休止期”推测,“史前眉毛”可能是长长的“触须”,但缺乏配套的神经佐证这一假说,眉毛生长的“基地”是坚硬的“眉骨”,这预兆着什么?

    中国古代认为:处子的眉毛具有显著特征“紧密柔顺”;而非处子的眉毛则呈现“开放”状态,并有“竖立生长”的倾向。这种说法在现代当然被视作洪水猛兽。但古人于细微处的观察通常强于现代人,因为没有太多事情可分心。眉毛竟然可以扯上“性”,这究竟是一款何等玄妙的装置?女性“始伏终竖”的眉毛究竟有没有遗传机理给予证实?上述的谜题,可从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来探寻答案。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经络已不再被认为是邪魔外道,它拥有非常深邃的学问,只不过这种学问过于“高深”,世人还未能融会贯通。眉毛隶属“十二正经”中举足轻重的“足太阳经”,假如人体身壮力健,足太阳经血气充沛,眉毛就自然表现得强盛。处子变成非处子,相当于进入“第二生命轨道”,自此脉络将有全新的演绎。遵照经络原理,眉毛的重要性超乎凡响,它是人体的防御器官。回顾“眉毛是眼睛第一道防线”的说法,“防御器官”似乎也合情合理。现代高等生物的当中,大象的头部拥有顶级防御利器——两枚长牙。因此,防御器官长于面部,也并非不可想象。但眉毛对于眼睛的保护效用相当有限,而且眉毛从婴儿诞生即毕生追随,难道只是眼睛的附庸?疑问并未解决,世人暂时将注意力转到睫毛。

    按常规说法:睫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那是基于眉毛抢夺了“第一”的位置。事实上睫毛才是眼睛的真正防线,其生长机理也符合这一用途。睫毛在毛发中寿命最短,但快速萌芽,反复更新,从不间断。相比于头发而言,它是“活”的,拥有非凡的“触感”,只要有灰尘接触它,立刻会引起闭眼反射——其反应速度冠绝人体。睫毛构造唯一不合理在于“上眼睑密而下眼睑疏”,这“上密下疏”的设计,不能为陆生人类的眼睛提供周到的保护。但如果是进出水面或俯身潜游,却是有必要强调上眼睑。人类身上太多水生证据,已不在乎多此一样。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上睫毛长得浓密而向上卷翘,强调水栖防护的功能;随着年龄增长,睫毛的倾斜度与卷翘度也随之下降,变成几乎是竖向正前方,更为符合陆生的环境。睫毛的履历不算太长,它是属于伴随人类进化的配套装置。但眉毛的历史则是相当悠久,甚至可以依照“鸡和鸡蛋”提出一个极其高深的哲学问题:究竟是先有眉毛,还是先有人?这个问题让科学界束手无策,个别科学家不服气,于是运用各学科的高深理论及先进手段来探寻眉毛的源头,他们发誓要弄清楚:“眉毛”这古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在物种进化的悠长历程里,是什么东西演变成眉毛?

    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惊世骇俗,而是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眉毛的前身,原来是一种“刺”。刺并非特异的构造,在自然界随便可找到例子,就如食虫目的刺猬,就全身遍布尖锐棘刺。这一个发现的伟大之处,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经络学说”暗合,并因此证明了:海洋果真是世人的父母,并且将“棘刺”也遗传给人类,再由现代人演变成“眉毛’。独树一帜的眉毛,使世人又多了一样有别于芸芸众生的装置!更揭示出物种基因的遗传机理。基因组中大概只有百分二的dna具有“现实意义”,其它大部分是作为“过去履历”和“未来蓝图”。过去式的dna,在某些特定情势之下,通过解密而被激活,错误激活的情形被称为“返祖现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