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15章 挖出我的尸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5章 挖出我的尸体 (第2/7页)

马问。”比如说:尸体变成永动机……这不是美剧。”

    李医生随口一说,把自己和他们都吓了一跳。”真有可能哪!”

    李医生在尸体旁蹲下说:从科学角度,尸体僵而不腐,需要吸血作为润滑剂。

    而且你们给我一把小刀,我看看。”

    李医生在尸体手腕动脉脉搏的地方划开,细细看了说:我也拿不准。据书上记载:行尸也分很多种的,天生、地养、人炼、人魂尸、行尸、铜甲尸、银甲尸、金甲尸也算是无敌了,白毛僵、红僵、飞僵、血尸、还有更高级的山魈,什么叫山魈知……”

    “网络小说看多了吧”,老马吐槽,“我读书少也知道,《子不语》中,把僵尸分为八大类型: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实际上古代行尸有据可查的等级分为五类。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食人魔物。行尸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最怕铃铛声。最低级的那种诈尸,连行尸都不算,他们怕苕帚,用苕帚拂之即倒。而新死的行尸,叫做“走影”,这种东西比较好对付,即便是普通人,只要用七个枣核钉进走影的背上就可以了。

    行尸中还有一种干麂子,是一种地方性行尸。子不语载,云南多五金矿,挖矿的工人中,往往遇上坍塌埋在地下,或数十年,或百年,为土金气所养,身体不坏,虽不死,其实死矣。这些矿工在井下遇难,尸骨死而不腐,被矿脉的土金之气辐射,数百年后,会变成一种僵尸,虽然身体不败,能言会语,但实际上已经死了。挖矿人在井下,多额上点矿工灯,冷不丁遇到个赤身裸体的干瘦人形,就是遇到干麂子了。干麂子遇人会高兴地求烟吃求酒喝,然后跪下来求人带它出去。挖矿人就会与它讨价还价:我是来挖矿的,要是你把矿脉告诉我,我就带你出去。

    干麂子久居地下,对矿脉了如指掌。挖矿人得知矿脉后,会假意拉它出井,待到半空中再把系竹篮的绳子弄断,干麂子就会坠地而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时候碰见管厂人性仁慈,怜之,竟拉上干麂子七八个。见风,衣服肌骨即化为水,其气腥臭,闻之者尽瘟死。因为干麂子已习惯地下,到地上见风就会化成臭水,闻到的人就会感染瘟疫。因此,碰到干麂子,如果不把它弄死,就会被它纠缠不休。是以此后拉干麂子者必断其绳,恐受其气而死;不拉,则又怕其缠扰无休。这说明干麂子其实命运很悲惨,死的很凄凉,而且本性并不是很坏,历年历代,矿井因为处于地下,属于另一个幽闭世界,所以发生任何事都不足为奇。矿井中的神怪传说和忌讳多了,它映射了封建社会矿工悲惨的生活,活着忍饥挨饿出力,死了弃尸于矿内,连个棺木也没有。

    实际上行尸比干麂子更可怕,干麂子本身类似一股烟,最多惑人吓人,没有直接的攻击能力,但是行尸因为依托人的尸体,具备了攻击能力。而且你拿他没办法,子弹打中他的身体,只相当于打中他的衣服。行尸有躯体做屏障,还可以负隅顽抗,不会被光照散,但在阳光中,他行动迟缓日暮途穷,所以他也不喜欢阳光。而干麂子一般见阳光会被照化消散,而当人的数量比干麂子多的时候,可以把它用线绑起来靠到洞壁,再用泥把它封起来,垒成一个土墩子,上面放上一盏灯,就算是把它封印了。又有一种特殊种类存在于《述异录》中,是人死后身体某些部位因为精魂灌注而使其部位尸骨不化,就比如扛米工人因为一直用肩膀出力,他死了之后可能下意识发力,其肩膀附近就都不会腐化,而这种类似于肩膀不化的部位就叫做不化骨。关于飞僵,是说行尸活得久了就能飞。身上的毛有一尺多长,行走之间身上会发光。再过很长时间,就会进化成飞天夜叉或者说游尸,只有雷击才能打死。

    当然,大部分行尸怕太阳光热或者说……电磁波借由热辐射现象传递能量,但旱魃和犼却已经不怕了。没错,行尸如果再度进化,就成了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据《山海经》描写,旱魃是黄帝的女儿女魃亦作“女妭”,原为天庭一神。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旱魃助战,旱魃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而旱魃却因感染了人间的污秽浊气,再也无法回到天庭。《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孔颖达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唐·杜甫《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