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05章 金口玉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金口玉言 (第3/7页)

人想要从宽解脱的人,他就交给执法宽松的下属处理,因此寡人对他很满意。对于朋友的子女,他总是照顾得特别周到,而且不论天冷天热,他都定时去王公贵戚的家里问候请安。因此,他虽然为人狡诈,执法严苛,审案不公,还喜欢耍小聪明,人缘却混得不赖!汲黯最看不惯张汤,经常当着寡人的面质问、斥责他,两人进而开始争辩。张汤总爱拿律法条文说事儿,而且紧扣着细枝末节不放。汲黯始终驳不倒他,气得破口大骂:“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然如此!你这样做,就不怕贻祸子孙!”可惜,鹰犬也渐渐不安分了,朝会上,每逢张汤奏事,经常折腾到很晚,寡人甚至连吃饭都忘了。丞相李蔡坐在一旁,就如同个摆设一样。在张汤的主导下,朝廷颁布法令,禁止民间私铸铁器和煮盐,增收个人所得税,还鼓励大家踊跃互相检举揭发。结果搞得民不聊生,百姓纷纷sao乱起来,那些儒生,各自心里对张汤都恨之入骨,是寡人护着他。匈奴请求与大汉朝和亲。朝会上,博士狄山反对兴兵动武,主张和亲。寡人询问张汤,张汤说:“这个愚笨的书生什么也不懂。”狄山反驳道:“我就算愚,那也是愚忠,不像你,表面忠诚,其实心怀叵测。”寡人很不高兴,就派狄山去守边境的要塞,防范匈奴进犯。谁知刚过了一个多月,匈奴人就把狄山的脑袋割了下来。从此以后,文武百官没有谁敢再触犯张汤。大司农颜异素以清正廉洁著称,与张汤不合。一日,门客议论某份诏书有不妥之处,颜异看过后没有做声,只是微微撇了下嘴唇。不久,有人据此告发颜异,说他诽谤朝政。寡人把案子交给张汤审理。张汤奏报说:“颜异身为朝廷重臣,见诏书有不妥之处,不提醒皇上,却在心里妄加诽谤,罪该处死!”颜异就这样一命呜呼。至此之后,群臣大多都对张汤阿谀谄媚,以此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张汤有一个叫田甲的门客,是一个商人,德行很好。张汤还是个小吏的时候,两人就认识了。后来张汤当了大官,田甲不畏权贵,常常指责张汤的行为有失仁义,颇有勇士的风范。于是没几年,果然成了勇士!御史中丞李文与张汤有隔阂。张汤手下有一个叫鲁谒居的官吏,知道张汤想收拾李文,就唆使人上书寡人,告发李文图谋不轨。寡人命张汤审理,于是张汤就把李文给处死了。偶尔有一天,寡人想起起这件事,问是谁告发李文的?张汤故作惊讶,说:“大概是熟悉李文的人心怀怨恨,所以才告发他吧!”汉文帝陵园被盗,丞相庄青翟与张汤约好一起上朝向寡人请罪。谁知事到临头,张汤并未请罪,独独把庄青翟给卖了。寡人命张汤追查庄青翟的责任。张汤又想故技重施,给庄青翟按一个“明知故纵”的罪名。庄青翟听说后,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前往探视,还给他按摩双脚。赵王刘彭祖一向对张汤不满,听说这件事后,就上书寡人,说:“张汤身为朝廷重臣,却给一个小吏按脚,我怀疑这两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寡人把此事交给廷尉减宣处理。当时鲁谒居已死,减宣就把他的弟弟抓起来审讯,并从他口中得知张汤与鲁谒居同谋陷害李文的事。朱买臣曾是张汤的上司,每次见了,张汤都行跪拜礼。等到张汤升任御史大夫,朱买臣去拜见,张汤则趾高气昂地坐在床上,连礼也不还,他手下的官吏对朱买臣也一点礼貌没有。朱买臣后来升任丞相长史,张汤却将他和另外两位长史看作低级小吏,故意欺凌羞辱他们。为此,三长史心怀怨恨,常想置张汤于死地。

    寡人冷眼看着,三长史与庄青翟合伙密谋,派官吏逮捕审讯商人田信,然后四处散布谣言说:“张汤每次向皇上奏请政事,商人田信都事先知道,因此发了大财,还分了好多给张汤。”寡人闻听后,当面诘问张汤。张汤不但不谢罪,还面露惊讶之色,说:“很可能有这么回事。”于是寡人认定张汤面似忠厚,心怀jian诈,还当着自己的面欺君罔上。寡人派使臣拿着本本儿,列数了张汤的八大罪状。张汤一一予以否认,就是不认罪。寡人又派赵禹去严厉申斥张汤,结果赵禹一见张汤不但没申斥,反而笑着说:“阁下莫非老糊涂了?您审讯处死了多少人,还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儿,难道非要对簿公堂么?”张汤听后万念俱灰,于是自杀了。临死前,张汤上书寡人,说三长史阴谋陷害自己。等他死后,抄没出来的家产不足五百金,除了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寡人知情后,便将三长史抓起来处死,还把庄青翟逮捕入狱,逼迫他自杀了。张汤的兄弟子侄准备厚葬他,他母亲说:“张汤身为朝廷重臣,居然被人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于是用牛车载着张汤的尸体,运到墓地里埋了。装殓他尸体的,只是一口棺材,没有外椁。寡人闻听后,感叹说:“没有如此刚烈的母亲,怎能生下如此的儿子呢!”只是他们不知是否想过,如果君要臣死,是忠臣,怎么可以不死的呢?

    刘彻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许多人、许多事从记忆中翻上来……譬如,淮南王刘安,寡人的叔父,此君表面上很喜欢捣鼓儒家学说,顺便也捣鼓一些诸如修道、算卦之类的学问,还喜欢在家里养一些光吃闲饭的主,因此广有贤名,人们经常把他比作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真是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