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2章 天神下凡 (第4/6页)
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因为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当年黄帝泰山封禅,然后就乘龙升天了,要不陛下您也试试?昔日,司马相如活着的时候,就说起过封禅,寡人当时就很心动。此时再经公孙卿一说,便下定决心要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可是大事,寡人心想:怎么也得向神仙表表功吧!于是调集了十八万人马,先到边疆耀武扬威一番,然后向泰山进发。 寡人路过上郡的桥山,看到了黄帝的坟墓,不由疑虑又起:“黄帝不是当神仙去了么,此地怎么会有他的坟呢?”就把公孙卿喊过来问。公孙卿回答说:“这是黄帝的衣冠冢。黄帝升了天,臣下们是又想念又羡慕,就把他的衣冠葬在了这里。”寡人想想也对,哪天自己升天当了神仙,群臣不也会这么干!一场杀身之祸就被他这么化解了。寡人命公孙卿乘船去蓬莱寻仙。过了半个多月,回来了,说自己在一天夜里看到一个巨人,身高数丈。本打算再走近些瞧个仔细,巨人却一下子不见了,只留下很大的脚印。寡人一听来了兴趣,亲自坐船到了蓬莱。大脚印还依稀可辨,只是怎么瞅怎么像是野兽的蹄子印。回到京师,寡人越想心里越憋屈,疑心公孙卿是在耍着自己玩,就想把他给宰了。公孙卿预先闻知,就请大将军卫青去替他求情。卫青不知道怎么说的,居然劝阻了寡人,公孙卿因此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想当初,少翁劝寡人建甘泉宫,用来召请神仙降临。寡人欣然同意。甘泉宫方圆十九里,建有无数殿宇楼台,奇形怪状的神怪琳琅满目,或彩绘,或雕塑。宫中间还修了一座高台,台上盖着房屋,屋内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仙,还摆满了祭祀用的各种器具。寡人听信方士之言,在长安城北建造柏梁台,高数十丈,宏伟气派。柏梁台中间有一个承露盘,全是用铜打造而成,高二十丈。支撑承露盘的柱子,七个人才能合抱,上面安装有神仙手掌,用来承接露水,据说拌上玉的碎末喝下去,可以长生不老。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亭榭殿宇烧成了灰烬,只有柱子还高高耸立着。天火降临,柏梁台被烧毁,寡人一赌气,下令建造建章宫。建章宫比柏梁台更雄伟壮观,计有千门万户。东面叫凤阙,高二十余丈;西面是唐中,里面有一座方圆数十里的虎园;北面挖了一个大池子,名为太液池,池中建有二十多丈的高台,还仿造了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仙山圣地;南面建有玉堂、璧门、大鸟像等。寡人驾临甘泉宫,修建了泰一神祭坛,还又围绕泰一祭坛建造了五帝祭坛,用以祭祀众神和北斗星。此后每三年冬至,寡人都会亲自来祭拜:早晨面朝东方,向着太阳作揖;晚上面朝西南,向着月亮作揖。 公孙卿进言说:“神仙无求于陛下,陛下却有求于神仙,若求神之道不宽裕,神仙是不会来的。”为了让求神之道宽裕,寡人下令全国各地扩建道路,各处的宫殿也要修缮扩建,还要在各地的名山上修建神祠。这件事持续进行了好几年,不但耗资巨大,各地官吏为逢迎寡人不惜民力,结果搞得民生凋敝,大批大批的农田变成了荒地。可是寡人不在乎,听信众方士,决心巡游天下去撞大运,希望能遇到神仙。于是带着文武百官,连同各色官吏、杂役,还有护驾的羽林卫,浩浩荡荡几万人,就这么出发了。河东郡太守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接驾的各项工作也都准备不充分,惶恐不安,结果自杀了。寡人巡游天下,一次偶尔路过陇西郡。陇西郡太守事先并没接到通知,一点准备都没有,呼啦一下子来了几万人,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实在无法供应,又害怕寡人降罪,连累自己的家人,结果也自杀了。寡人北出萧关,没有碰到神仙,于是率领数万骑兵在秦中地区围猎,顺便整顿了一下边疆的军务。回京后,想起秦中地区有的地方近千里居然没有构筑要塞,也没有设置亭障,就把当地的太守及以下所有官员都处死了。寡人巡游到东海,公孙卿故弄玄虚,说是遇到了神仙。群臣也推波助澜。于是寡人就留宿下来,每天站在海边的一块儿石头上翘首远望。只可惜,一个人的眼神再好,毕竟也看不远,于是寡人又供给方士们车辆马匹,让他们四处去寻找神仙的踪迹。一时之间,寻仙的人数以千计。寡人路过泰山的东面,停下来祭祀天地、鬼神。仪式搞得特别隆重,光祭坛就宽一丈二尺,高九尺。寡人还给神仙写了一份亲笔信,刻在了玉石上,埋在祭坛下面。 汉武帝微笑,想必很多人想知道内容写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那是寡人和笔友西王母的机缘。 寡人又一次登泰山祭拜,那天恰好无风也无雨,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