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山头通现代[六零]_第1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节 (第3/3页)

子的?

    可是,人家就是卡着十六。

    老太太叫唤:“苍天有眼啊。”

    几个妯娌更是羡慕的都要眼睛滴血了。妮子的二嫂也是跟妮子一个村子,她说:“妮子,你爹知道的多,那闺女啥样啊!我大伯母家当年就是生了四个闺女,老四一生下来,家里就说养不活了。扔到了山里。前日我去捡柴碰见我娘,说是我大伯和大伯母现在一宿宿的睡不着,疑心那个姑娘是不是我那个被扔掉的堂妹……”

    妮子摇头:“我爹没见着,我爹过去的时候人都走了。是大队长跟她谈的,王二奶奶还有他家小五子知道一些,他们都跟她见过,说是一个短发高个子的飒爽姑娘,长得又白又好看,脸上带着一些小雀斑,大概是文艺兵的关系,站的笔挺的。说话嘎嘣脆,口齿伶俐。估摸着二十来岁,但是说不好实际多大,毕竟大队长也没问……”

    “二十来岁,十七八也算,二十二三也是二十来岁,这个就说不好具体的了。”

    “是啊,所以好几家都拿不准是不是自家。”

    他们讨论开来,这个话可不是他们家,那是许多人家都好奇的……都是少不得要多讨论的。

    这个事儿,越传越远,越传越邪乎,据说公社都派人来调查了。

    不过因为当时那个姑娘并没有留下姓名,而全国想找一个文艺兵也不容易,这个事儿倒是不了了之了。在他们看来这个事儿很大,但是姜粤故事编的好,什么消息也没留下反倒是不给人奇怪的感觉,反而是有一种理所当然。

    这期间,戚玉秀不是不知道,可是她可没时间管这些了,一个女同志带着孩子生活,要忙的可不少,她又给家里地窖挖了挖,扩大一些,规整出来一块地方,她买了小两千块钱的煤球儿。

    这可是她花的相当大的一笔钱了,戚玉秀都要感慨,这煤球儿可真贵啊。

    但是想到这个恐怕能撑下来一个大冬天,她心里又熨帖了。

    她不求旁的,就求着家里人过的舒服。

    而这个时候,戚玉秀倒是要感慨姜粤办事儿果然有点东西,他家宝山宝珠,有棉衣换洗了,还不出挑。两个孩子去年就有了一套,今年分了棉服,又多了一套。

    戚玉秀又格外照着选得买了一模一样的,就算是冬天脏了什么的,换洗也没人发现得了。

    谁能想到,他们家的小孩儿,就不是一件儿呢。

    两件棉服一件羽绒服三件换着穿,干干净净暖暖和和,戚玉秀觉得,这样真真儿好。

    就在戚玉秀如同仓鼠一样准备过冬的时候,戚玉玲来了……

    第61章 哇哦(三更合一)

    要说戚玉秀是真的了解自己这个jiejie, 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

    她跟姜粤说,戚玉玲不知道东西跟她有关也决计会给她送东西的,果不其然, 这不就来了, 天气渐渐冷了,也下了第一场雪, 上山的人都少了。

    戚玉玲领着儿子济宁来到了的村子。

    虽然天冷了, 但是难得的休息让村里一些老人也在村口大摆龙门阵。一些小孩子凑上去听趣儿, 自然也有一些年轻人都在, 大家最近的焦点还不就是那神秘的姜同志。

    人老了知道的就多, 谁家是个什么情况, 一清二楚,少不得分析猜测。

    倒是隐约的有几家是被重点“怀疑”的,这几家被重点怀疑的,这心里这个苦啊。那现在是心心念念的盼着这姑娘能再来一次,问一问是不是自家的。

    如果是,哪里能跟亲爹娘生分了?

    哪里能不帮衬兄弟?

    这样的女子,可是不行。

    这些人说的热火朝天, 戚玉玲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她骑了自行车载着儿子,提着个大包袱进来, 戚玉秀家在山上,她惯常都是把自行车放在大队部。

    大家看她拎着东西, 这话题自然又转到戚玉玲身上。

    不少老人都觉得戚玉玲这个媳妇儿,不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