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页 (第1/2页)
是什么理由让这些科研人员心甘情愿地变成了社畜? 是所谓的科研责任感与使命感吗? 不是,他们是害怕重蹈高能电池研究所的覆辙。 高能电池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苏娇杨的突击检查下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就传回了国防科大,数理国重的研究员一边在心里感慨苏娇杨的雷厉风行,一边感慨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明明上午苏娇杨还在国重呢,听说下午就去鹏城了,险些将高能电池研究所给搞成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 超级列车项目组的人心里也都泛起了嘀咕,是不是他们这技术突破的太快了? 谁能保证苏娇杨会不会给他们来一个突击检查?要是搁在之前,从平沙市去鹏城得乘三天三夜的火车,可现在只用个把小时就能过去,谁知道苏娇杨会不会突然给他们制造一个惊吓? 可要是他们迟迟突破不了技术,怕是他们再勤快、再认真、再努力,苏娇杨都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好在高能电池研究所那边没过几天就传来了消息,让在国防科大数理国重这边搞电池研究的人全都迁到鹏城去,集中力量办大事。 于是乎,留在数理国重这边的人赶紧同马上要迁去鹏城的那一波人商量,商量的核心内容之后一个:咱都是一个国重的,可得互相帮衬着!也不需要做什么违法勾当,只要能把苏娇杨的动向给互相通个气就成。 别看这件事小,可要是做好了,关键时刻是能保命的。 于是乎,苏娇杨才刚离开高能电池研究所,那边的研究员就给国防科大这边的研究员通电话了,苏主任回去了,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到平沙市,顶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回到国防科大,你们都好好表现,苏主任的脾气很爆,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另外,你们自求多福! 国防科大数理国重这边如临大敌,该下班的人都不下班了,个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聚精会神地搞研究,很多课题组长还临时召开了一个课题组内会议,准备主动给苏娇杨做汇报。 怎知苏娇杨一晚上都没回来。 难道是高能电池研究所的情报有误? 还是说,苏娇杨先回家去了,隔天才来? 数理国重的研究员每天都早到晚退,恨不得将自己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给耗在数理国重中,为的就是给苏娇杨留个好印象,然而苏娇杨一直都没回来。 打死数理国重的研究员都不会想到,苏娇杨确实乘着超级列车从鹏城来到了平沙市,不过超级列车只是在平沙市待了六分钟的停靠时间,然后就往天府市而去了。 数理国重的研究员患得患失的这一个多月里,人间蒸发的苏娇杨实际上是在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