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室_第六十八章丨贤师良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丨贤师良士 (第2/2页)

惮,由于他常乘骢马,更有童谣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当黄巾贼乱四起,桓典奉使督军荥阳,破贼而还。后来累迁羽林中郎将,与大将军何进谋议诛宦官有功,特拜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钱二十万,诏拜其从弟桓晔为侍郎。

    桓典出身龙亢桓氏,乃帝师专业户,祖上出过三代帝师,除了没有出过三公这样的人物以外,家族声望甚至可以比肩汝南袁氏。

    龙亢桓氏与弘农杨氏素来交好,桓典的曾祖桓郁是名臣杨震的老师,杨震后人、孝灵皇帝老师的杨赐也曾在其祖父桓焉门下就学,已与王允分道扬镳的、当今司隶校尉黄琬的祖父太尉黄琼也是桓焉的弟子。

    可以说是桓典也如同赵岐一样,既与关西士族的代表弘农杨氏有很深的羁绊,又与朝中的关东一系的名臣黄琬有香火情。尤其是皇帝在得知黄琬与王允散伙之后,更是抱有了借桓典拉拢黄琬的打算。

    王允倒台之后,在朝中的关东士人必然一蹶不振,为了不至于让关西士人一家独大,皇帝必须在其中扶植一个领头的人物来。

    这其中司空淳于嘉身上的袁氏烙印太深,不予考虑,而司隶校尉黄琬文武双全,曾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又与袁氏等士族交情不深,正是皇帝心中取代王允、制衡马日磾的最好人选。

    挑选帝师这样的大事,皇帝一道诏旨也未必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有这么多的因素在里面,就连王允都因为赵岐的缘故而表示默认。

    赵岐与桓典俱是垂垂老矣,但都恭敬的向皇帝行礼如仪,表示要竭尽所学,让皇帝在经术上有所成就。

    他二人都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人精,哪里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哪怕他们有心想退,其背后也有人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皇帝自然谦虚气了一番,他说:“诸公也都知道明天就将在承明殿举办一次策问,专以考校朝中公卿及地方举荐子弟,择其优越入秘书监。”

    三人互看一眼,纷纷点头,自然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能入秘书监者,无不是未来的良臣俊贤,若任其随我于石渠阁自行翻阅经典,岂不浪费其才?是故我想着,等明日确定秘书郎人选之后,便让他们终日与我一起,在诸公门下听讲受学。”

    这本是一道诏令就能解决的事情,可皇帝偏偏要大动干戈,让人忍不住去想其中深意。

    要知道能在赵岐、桓典两位大儒手下就学,哪怕是公卿子弟,也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他们二人本来是只教导皇帝,可如今皇帝为了让那些秘书郎更好的成才,特意请他们连带着一起传授学问。

    如此恩情,必将让那些明天选入的秘书郎,尤其是出身寒门的秘书郎对天子感激涕零。

    能从臣子间纷杂的人际关系中挑选赵岐与桓典为师,基本上保证任何一方的利益与势力不至于因此独大、又能以只言片语而获得未来亲信的人心。

    桓典突然觉得,自己除了经术以外,仿佛没有别的什么能教导这个聪慧天成的皇帝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