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丨白龙鱼服 (第1/2页)
“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汉初平三年,五月十五。 长安,北焕里。 北焕里位于城北夕阴街附近,西南不远处就是有名的长安九市,顺着夕阴街一路走去能直接出雍城门,在那里可以直接看到上林苑的风景、西渭桥的船只。 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平民聚居之处,闾墙不高,民居修建的破败不堪,一间紧挨着另一间,像相互搀扶才得以勉强站立的老叟。 自从长安重新成为帝都之后,朝廷百官及家眷、还有十几万雒阳、河南人都迁移至此。为长安带来病态的繁荣,同时也使这里更为拥挤不堪,大量流民聚集在城外,由于缺少赈济,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因饥饿死去。 巷弄里人声嘈杂,窄窄的巷子里还到处丢弃着生活垃圾,人与牲畜的粪便淤塞在水沟里无人清理。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空隙里追赶打闹,对这里的脏乱臭早就习以为常。 北焕里的闾门太小,再加上里面道路被扩建的民宅棚屋蚕食得十分狭窄,导致辎车行驶到这里便进不去了。驭者只得将车停在里门外,留下几人在原地照顾马车,从车厢里走下几个人,身后跟随着持短兵的护卫,依次进入闾里。 按汉朝‘一里百家’的规定,北焕里共有一百余户人家,约四百多人。由于离北阙甲第等勋贵聚居区较远,董卓死后所造成的些许混乱并未对这里造成太大波及。 此时正是百姓进饔食的时候,辰巳之间,也就是后世九点到十一点左右。这时候里内炊烟袅袅,宅门内飘出一阵香气,碗筷桌椅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妇人们吆喝贪玩的孩童回家吃饭的叫声。 平民百姓吃东西不讲究规矩,或是箕坐、或是盘腿,更有甚者还端着陶碗蹲坐在门槛上,一边吃一边好奇的打量这群新面孔。 这群从未见过的新面孔中,有面色温和、噙着微笑的老人,也有板着脸、面带不屑的中年人。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少年最为打眼,他穿着长袖深衣,肤色白皙,一双黑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新奇的观察着四周。 这少年隐隐被人护在中间,外头还围着十来个持短兵的护卫,相比于中间少年轻松的神色,这伙护卫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警惕着里内所有的风吹草动。 不同于城中青石板铺砌的大道,里内的路都是由黄土夯成的,昨天晚上刚下完雨,不少低洼的地方都积了水。路面高低不平,泥水混着秽物,散发着阵阵恶臭。 在这条泥泞的路上走了没多久,众人的布履与那些泥水只隔着一层鞋底,间或还有泥水溅到衣摆上,看到这里,板着脸的中年人只感觉一阵恶心。 “公子。”他忍不住对那少年说道:“这里污秽满地,黔首又不识礼数,实在不是个值得来的去处。您若是想看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