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宝图(出书版)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5/11页)

嗦嗦地从右边的胸袋里摸出了一枚勋章,上面是青天白日的标志,下面还镌刻着“中国远征军”。老人抽了一下鼻子说,“这枚勋章是回国后颁给我们的,可是有什么用呀!我是踏着兄弟们的鲜血和尸体拿到它的!我对不起我的兄弟们呀,我没有保护好他们呀!”老人顿足捶胸,哭声震天。

    我将老人握着勋章的拳头攥紧,说:“大爷,您是好样的,您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了!”老人老泪纵横:“快七十年了,我的好多战友都没有回来呢,他们永远留在了野人山,咱们说落叶归根,可是我连他们的尸体都找不到了!最后反攻的时候,大家都杀红了眼,嘴里喊着‘keika’往前冲,一波倒下去,一波又冲上去,和小鬼子拼刺刀,谁都没有怕!我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回家,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到中国!”

    第五章 藏宝图不翼而飞

    老人向我们讲起了当年远征军老兵撤入野人山那场艰苦的战役。浴血奋战,杀身报国,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老人也相信我们的一片赤诚,于是主动交出了最后的羊皮残卷。至此,八张羊皮残卷全部到了我们手里。既然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出发了。在火车上,我却被一个喇嘛暗算了,藏宝图不翼而飞!

    1

    我的心头仿佛被一块大石压着,沉重至极。“keika”是方言,意思是回家。我的眼前蓦地出现了一幅画面。数万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不讲章法,不讲战术。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士们跳进战壕抡起大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的时候,他们已经杀红了眼,彼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回家,回到中国。

    我们扶老人走出墓园的时候,雾已经渐渐散了。这时,老人脚下一个趔趄,要不是有我们搀扶着,已经摔倒在地了。老人勉强站起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唉,我昨天一天没吃东西……”“您怎么不早说?”“丢人哪,我有手有脚,怎么能开口向你们要呢?”老人的语气突然变得很坚决。我们在山脚下找了一处面馆,一起吃了点儿面。一大海碗的面让老人吃了个底朝天。看样子,他的确是饿坏了。

    此时,我们才有机会问老人的名字。

    老人放下碗筷说道:“我叫钱赐福,今年96了。”韩笑和三光一凛,然后看了看我。我明白他们的意思,眼前的这位老人正是那个拥有第八张羊皮残卷的人。这一点我之前就想过了,同样都是远征军的老兵,不可能这么巧,只是不敢肯定。直到看到韩笑和三光的眼神,我才微微点了点头。

    见钱大爷吃饱喝足,我说:“钱大爷,我们可以去您家里看看吗?”钱大爷站起来,拐棍拄地说:“走吧。”童萱萱和洪诗诗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老人,我们跟在后面。

    三光上来问我:“你打算怎么跟老人说?”“还是开门见山吧。钱大爷曾是抗日英雄,我不想骗他……”“嗯,他深知民族大义,跟他说清楚了,他也许不会为难我们的。”三光表示赞同。

    来到了半山腰,这里蓊蓊郁郁的树林之间有一处土坯房,有的地方院墙都已经剥落坍塌了,两扇一人来高的院门其中一扇上面的铆钉已经掉了,有气无力地耷拉着。推门进去,是一个宽敞的院落,院落的东边堆放着一堆柴火,西边有一口井,井水早已干涸。站在井边,远眺山脚,透过薄雾可以看到山脚的腾冲国殇墓园。

    钱大爷叹了口气:“从墓园建成后,我就住在了这里,我想陪陪我的战友……”两间土坯房已经倒了一间,粗大的椽子斜在四处漏风的土墙间。屋顶的一大半都倾斜下来,露出了一个大洞,杂草和断瓦到处都是,里面的一些破旧家具落满了灰尘。

    剩下的那一间还算完好,钱大爷就住在这间房里。推开掉漆的木门,里面的光线很暗,紧挨门口左手边的是一个灶台,灶台上除了一口锅、一把勺子、一副碗筷,再无其他。右手边是一个煤油灯,已经乌黑发油了。正对着门口挂着一张毛主席像,下面放置着几把小板凳。接着往里走,右边的一个套间就是老人的卧室了。掀开厚重的棉布门帘,才发现这间卧室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一张床,一个柜子,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钱大爷显得很拘谨:“咱们在这里聊不好,走,去外边吧,我给你们搬椅子。”说着,返回外屋去搬墙角放置的几把小板凳。我们劝阻了,三光他们动手搬了几个板凳出来,坐在了院里。

    钱大爷半天才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握着一块红布,看样子,布里像包着什么东西。他慢慢走过来坐在了井台上,然后很仔细地一层层掀开红布,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我们的脑袋凑过去一看,心中狂喜不已——正是那张我们苦苦追寻的羊皮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