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页 (第2/2页)
杨康是飘了多少年的老鬼了,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见完颜洪烈误会了他痛哭的原因,倒也觉得歪打正着,毕竟那死而复生的“真相”太过匪夷所思,若杨康现在说出来,只怕完颜洪烈倒要当他癔症了。 当即杨康努力扯出一抹笑来,哽咽道:“在康儿心里,也只有父王才是我爹,从小到大,父王养我疼我教我,康儿自然也要孝顺父王。”完颜洪烈心怀大畅,父子俩前嫌尽解,感情更进一步。 这大半夜的,杨康本想让完颜洪烈好好休息,岂料完颜洪烈倒是来了兴致,要和儿子秉烛夜谈。杨康便委婉地劝说完颜洪烈回到大金去,即便是为皇上猜忌,只能谋求一处守土之职,也好过在南宋漂泊,寻找什么武穆遗书……自古以来兵书也不过大同小异,岳武穆虽然了得,但谁能说他就是古今用兵第一人?难道说武穆遗书就一定能胜过孙子兵法?眼看蒙古已和大金鏖战不休,完颜洪烈是堂堂大金赵王,该做的是去分地盘分兵权,而不是亲自冒险来找什么兵书啊——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完颜洪烈顿时被杨康点醒,感慨不已。事实上完颜洪烈作为大金有实权的王爷,在政事上也是一把好手,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近来他先是遭受了自家王妃和别的男人殉情而死这样无可释怀的伤痛、唯一的养子也因此和他离心离德,更有朝堂上的一些对手开始趁机夺他的权,这种种糟心事,无不让完颜洪烈千头万绪,恨不能逃离开去——因此他亲自来找什么武穆遗书,虽说也是十分看重武穆遗书,但其实也存了一些逃避的心思。 但此时杨康和完颜洪烈重归于好,又给他细细分析了一番大金形势——蒙古确实势渐庞大,但大金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还没到那个地步呢……只是朝堂腐朽、士气不振,以至于虽然大金将士的人数多过蒙古十数倍,却偏偏屡战屡败。然而这也正是完颜洪烈的机遇啊——赵王完颜洪烈本就素有好名,不少大臣当初都是支持他即位的。只不过完颜洪烈硬是一意孤行要娶个汉女做王妃,自毁长城,这才将皇位拱手让给了他的哥哥。然而如今皇帝昏庸无能,令大金被蒙古打得节节败退,众臣的心思自然又蠢蠢欲动了。那么完颜洪烈只要想办法拉拢一些人,事情当真是大有可为。 完颜洪烈得到杨康的鼓励和一些提示,心思也很快活泛了起来,恨不能马上去叫掌舵的把船开回去——杨康连忙阻止了他,道:“父王之前不是担心郭靖来刺杀于您么?那我们不妨仍到临安去,而后由孩儿打着父王的名号去取武穆遗书,父王则暗中回返,岂不安全许多?”完颜洪烈连连同意,又握着杨康的手担心道:“可若是那郭靖前来寻我不见,转而对你不利可该如何是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