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讽刺 (第1/2页)
世上的事只要和利益相关,便都复杂了。 朱寿开发了东北黑土地,开垦的粮食连续三年供给遭灾的辽东。保证了辽东都司、朵颜三卫数十万人的粮食供应。东北从被中原瞧不起的不毛之地,成了大明的粮仓之一。 奴儿干都司从东北最北面迁移到了金上京,朱寿做主改名哈尔滨。 为了运送粮食,西厂修通了哈尔滨、隆安府、辽东都司、梁房口四地的道路。隆安府是后世的长春;辽东都司在后世的沈阳附近;梁房口位于大辽河入海口,是后世著名的营口港所在地。内陆城市通了海,犹如猛龙入江。 大明商贸发达。朱寿在提高商税的同时,也在大力扶持小商家。皇家商行秉承内行厂的习惯,喜欢在大明各地落地生根。所以,即便朱寿没花心思建设哈尔滨,哈尔滨的税收像野草一样疯狂增长。 东北不但成了粮仓,还有成为第二座大宁城的趋势。令无数人口水直流。可因为朱寿的强势,辽东的人只能干看着身边的大肥rou流口水,却不敢下口。 更令他们心中不忿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开发东北的好处被瓦剌王子占了。 别看大明卫所的武官在文官面前俯首帖耳,自身斑斑劣迹用漂白粉也洗不白。霸占军屯、把军户当奴隶、吃空饷、杀良冒功……尤其是九边,朝廷需要他们对抗鞑靼,对他们犯下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被朝廷养出匪气的九边武官,胆要多肥、就有多肥。 朱寿用游商部落、十足的军粮军饷、挑动边民和鞑靼的仇视情绪等多种手段齐上,才成功在九边完成了军改,很是把不良风气整顿了一遍。 可也是因为军改危害了世袭武官的利益,他遭遇了千人组团入京暗杀。九边边军的胆量,足以秒杀江南那帮只敢暗中使绊子的文人。 所以,当朱寿莅临前屯卫详细调查‘张天祥杀良冒功’一案,听到辽东卫所的武官异口同声指责瓦剌王子通敌时,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就算忠顺王通敌又怎么了?和张天祥杀泰宁卫有关系?一码事归一码事!”朱寿大光其火,“前屯卫百户以上,每人五十大板。着军机处提刑部彻查辽东卫所。所有知情不报、相互包庇者降级重罚!” 前屯卫在山海卫附近,前屯卫发现瓦剌人,山海卫不可能不知道。可除了脑子一根筋的杨茂,竟没有其他人上报此事。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瓦剌王子隐匿了前来找他的瓦剌使者们。张天祥没能堵截住瓦剌人,眼珠子一转把主意打到附近的泰宁卫身上。朵颜三卫的青壮全都去了草原捞军功,家中徒留老弱妇孺。张天祥很容易下手。 疑问在于,张天祥刚往军机处报军功,很快就升了职。军机处和此事有关吗? “前屯卫把‘瓦剌’人的首级送上京,你们是瞎子啊!看不出使者的年纪太大了点吗?彻查所有经办人!”朱寿打给军机处的电话一点都不留情面。 朝廷不少人对便宜老爹派瓦剌王子镇守奴儿干司有意见。经过多次的扯后腿,朱寿摸清了官员们的思考方式。只要他们一撅屁股,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