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3章 翠生玉 (第2/2页)
清初从缅甸传入清朝,价值不断攀升,甚至比和田玉高。提前让翡翠现世,他能从中谋暴利。 “彩石光珠从古重,窈窕繁华争玩弄。岂知两片弱云鬟,戴却九夷重泽贡……吾闻昆仑之山玉抵鹊,庆卿之池金掷鼍。亦得仙人缩地法,宝井移在长安街。” 京师街头巷尾传遍了这首诗。东厂番子一反常态,在酒楼、茶楼、戏院、食肆等百姓聚集的地方出没。锦衣卫发出告示,严厉查处造谣生事者。 越禁止,诗流传的越快。 “我看这诗也没什么,东厂和锦衣卫为什么要禁止?”很多人听不懂诗中的含义,聚在辣锅店议论。 棋盘路辣锅店是太子的产业,客人们聊天时并不忌讳料想东厂也不会到太子的店里抓人。 国子监的学子们很喜欢到这家店。京师的冬天冷,辣锅能驱寒。他们还可以再次卖弄听来的小道消息。 一位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用手遮着嘴巴“据传太子把三土司杀的血流成河,是为了当地特产的翠生玉。” “胡说什么,三土司因为作乱才被镇压的。”立刻有人反驳。 士子撇撇嘴“远征军莫名其妙到云南做什么?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那是因为我们东厂提前得到了密报。太子担心未来的太子妃,把远征军派去了。”一位东厂档头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士子身后,“带走。” 士子被抓走,辣锅店的客人受惊不小。 东厂跑到辣锅店抓人,让很多人认为诗中所指的是真相。翠生玉是何宝贝,竟然会让太子眼馋?一时间,翠生玉引起众人的强烈好奇。 东厂档头把士子带入北镇抚司,很快给他松绑。“辣锅店有很多监生出没,下次装落第举子。” ‘士子’脱掉士子服,换上东厂褐衫,听说还要乔装哇哇大叫,“怎么还要装啊!殿下干嘛要自污?” “殿下为了大明,为了给国库凑银子和粮食,可是什么都干的出。” 带着笑意声音让谈话的两人背脊发寒。 “见过督公。”两人下跪请罪,“属下有罪,不该在背后议论太子殿下。” 王岳笑呵呵地让两人起身“小爷从不怕别人议论。你们也别假惺惺请罪了。有个秘密保护任务要交给你们负责,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能犯。” “属下领命。”档头问,“督主,这次保护的是谁?” 太子殿下常会因为特殊原因,命他们保护特殊的人。他们上一次任务是保护项忠,确保项忠在不该死的时候不死。 王岳向皇宫方向拱拱手“皇爷、娘娘还有福泰公主。” 档头愣住了。 在京师围绕翠生玉议论纷纷的时候,中书舍人带着圣旨登上天津港的蒸汽船,向云南乌蒙港进发。 船队浩浩荡荡在长江行驶。每过之处,周围船只避让。各地锦衣卫不间断地巡视长江沿岸,顺带抓了不少敲诈勒索船只的官吏。 弘治帝一身便服站在船头,举起望远镜看到河岸的锦衣卫又抓走了一帮官差。“为何朕没收到过一本弹劾漕运的奏折?” 刚辞官的秦纮笑道“这些人也是看人敲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