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 谁不知道 (第2/2页)
了皱眉头,朝周经使了个眼色,商税的事慢慢来。 身为山西人的周经立马转移话题:“太子殿下挂在口中的‘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才是山西崛起的真正原因,四通八达的道路,给勤劳勇敢的山西百姓无数的机会。” “周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闵珪好似刚刚醒悟一般。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西厂像只不断吐丝的蜘蛛,从没有停止修路工程。畅通无阻的道路让贫困的北方焕发了生机。缺粮了,通过道路运进粮食。瓜果成熟了,通过道路卖出去。路通了,商人也多了。商人多了,地方也繁华了。 “难怪太子殿下想把四万鞑靼俘虏送到东北修路。”刘大夏适时提了一句。 文华殿瞬间安静。 曾鉴猛然站起:“不行!密云水库解决了灌溉水的问题。修建取水渠需要大量的人手。” “曾大人怕不是傻了?把四万鞑靼人放在京师附近?”刘大夏语气凉凉地问。 保国公帮衬道:“今时不同往日,鞑靼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京师外驻扎了三大营兵马,鞑靼人闹不起来。” 同为军机处大臣的刘大夏和保国公起了争执。 出席廷议的实权官员们,从对大同的眼红转移到俘虏的处置。争辩之声不绝于耳。 被特许参加廷议的郧阳抚治王鉴之急了。他看了几眼英国公,见英国公装傻充愣,不得不起身插嘴。 生疏地拿起话筒,王鉴之深吸一口气,用力质问在场的官员,“下官郧阳抚治王鉴之,敢问朝廷如何处理滞留郧阳的远征军?” 王鉴之的喊声在喇叭的效果下加强,嗡嗡的声音刺的在场的人捂住耳朵。 谁不知道远征军留在郧阳没离开;谁不知道远征军追着白莲教的人不放;谁不知道太子私自调用锦衣卫抓人;谁不知道太子瞒着朝廷和鞑靼私下和谈;谁不知道太子私建密云水库;谁不知道太子诈骗江西40万石粮食;谁不知道太子为了推行银币,故意流出假银锭扰乱民心…… 问题是,谁敢处置太子?太子有陛下的全力支持。三位内阁阁臣向着太子,集义殿堆满了没处理的弹劾奏章。军机处就是太子在背后撑起的。 官员的沉默说明一切。 “劳烦英国公跑一趟,申饬远征军扰民,所有参与者罚俸一年。”弘治帝下了不痛不痒的命令。 王鉴之有苦难言:“郧阳官府没粮食安置从山中逃出的百姓,还欠着户部的税银未给。” 秦纮呵呵一笑:“王大人为何不直接找太子要赔偿。太子手里的银子和粮食比国库多。”亏得陛下只有太子一子,否则大明早乱套了。 “马大人,下官可否去兰州求见太子?”王鉴之拱手询问吏部尚书。地方官员无故不得擅离,他要去兰州需要征得吏部的同意。 马文升摇头:“无须去兰州。廷议完毕,王大人可使用文华殿电话直接和太子通话。” “太子同意后,西厂会把粮食送到郧阳。”秦纮补充。 王鉴之一愣,还可以这cao作?变化太大,他一时无法适应。 暗中鼓动王鉴之上京诉苦的人失望了。朝廷对远征军放任不管,躲藏在郧阳山区所谓的白莲教总教主,早晚会被远征军抓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