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6章 复前仇怀王亲征结横索张仪搬兵 (第5/12页)
信?”襄王怔了,“哪儿不可信了?” “大王不会忘记楚国的檄文吗?张仪信誓旦旦,承诺归还楚王六百里商於谷地,还立下契约,结果呢,待楚人前往咸阳受地,六百里竟然变作六里,这可信吗?” 襄王嘴唇吧咂几下,看向公仲:“太傅,您可有说?” “我王为何不听听张仪是何说辞呢?”公仲应道。 “太傅说的是!”襄王转对内臣,“传旨,有请秦使入宫觐见!” 内臣传旨去了。 “大王,”公孙衍拱手,“臣请告退!” “这……”襄王怔了。 “张仪那厮,臣不想见他!”公孙衍再次揖过,起身退出,大踏步走了。 张仪入宫觐见,公仲侍坐。 礼毕,襄王拱手:“寡人在咸阳入质三年,幸蒙相国关照,未曾历险。相国大驾屈身小邦,寡人幸甚。昨日之事,”指向身上孝服,“适逢先王七七大礼,寡人欲往太庙,未及聆听相国指点。今朝略略得闲,寡人不敢再拖,这请相国来,还望相国能以高论赐教!” “谢大王器重!”张仪回礼,“仪此来,只为二事,一是得闻先王驾崩,秦王伤悲,本欲躬身赴丧,不想楚人犯境,未能成行。今战事稍懈,秦王念及此事,使臣前来凭吊,”双手奉上礼单,“此为秦王薄意,礼轻情重,还望大王不弃!” 内臣接过,呈给襄王。 襄王摆下手,示意内臣收起,转对张仪,拱手:“谢秦王厚意!此为一事,请问相国,何为第二事?” “楚人恃强伐秦,秦王独力难支,特求大王助力,合力伐楚!” “这个嘛,”襄王看下公仲,又转向张仪,借来公孙衍的话头,“韩为弱邦,楚国为大国,秦国为强国。大国与强国对战,弱韩夹在当中,且又山水相依……”长叹一声,“唉。” “呵呵,”张仪淡淡一笑,“大王不会这么快就忘记您是因何事而质押于秦的吧?” “寡人……”襄王尴尬,看向公仲明。 那是几年前的事,公仲明自是知情。 那年,魏人伐韩,韩人苦战不胜,韩王向齐求援,庞涓大军离开韩境,与齐决战,死在马陵道上。韩人还没喘过气来,一场新的危机不期而至。危机起于鲁关,来自阳翟的一个商贩在鲁关的市集上因生意事与楚人商贩发生冲突。楚人将他打死不说,还抢走了他的所有财物。阳翟人查出根底,前来寻仇,杀死十多名楚人。之后,双方冲突增大,一直闹到楚王那儿。楚王震怒,使将军景缺引军伐韩,声称拔掉阳翟。阳翟是韩国的命根子,韩王闻报,四处调兵遣将。然而,刚刚经历过连番大战的韩人实在是太疲惫了,根本无力抗楚。就在此时,秦使入韩,密见公仲,承诺出军助韩,条件是韩国脱纵入横,与秦结盟。韩王应下,按照秦使要求质押太子于咸阳。见秦国出面,楚王这才罢兵,韩国也因此而免于一场苦战。 之后是公孙衍赴韩,韩国渐渐恢复底气,于秦于楚都硬朗起来。 张仪此时提及这个话头,言外之意是显明的。 襄王看向公仲。 “于韩来说,伐楚是大事,”公仲给出个笑脸,“秦使可否容我计议一二?” “这个当然。”张仪笑道,“不过,在下还想请大王与太傅一并将方城计议进去。” “方城?”襄王、公仲几乎同时出声。 “正是!”张仪指向南方,“就是那个地方,由鲁关开始,东到叶城,南到宛城,西到大山深处,可是一块不小的地盘哟。还有,听说宛地的乌金不比你们宜阳的差哟。” 二人各吸一口长气。 “呵呵呵,”公仲轻轻笑出几声,“张相国说笑了吧?方城之内,方二百余里,堪称楚国心腹之地,楚王重兵守护,韩国纵使有心,胃口怕也没有那么大呀!” “是吗?”张仪反诘一句,“看来这块肥rou在下只能拱手让给魏人了!” “魏人?”襄王急问。 “如果不出所料,就这辰光,魏王怕是在候着在下的话呢。” 襄王、公仲互望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看向张仪。 “不瞒大王,还有太傅,”张仪看向东方,“在下已奉秦王旨意,约魏王、齐王一起伐楚,秦王之意,此番伐楚,列国都有好处。你们也都看到了,郢都那头大熊,块头实在太大了,油水更是不少,还有那个不知足啊,恨不得将天下列国全都吃进它的肚皮里才得尽兴。” “魏王、齐王他们……肯出兵?”襄王不可置信。 “回禀大王,”张仪盯住他,“假若您是魏王,您正在与齐人大战,还战败了,损兵折将,正在那儿生闷气,楚人这又趁火打劫,悄不声息地将您的心头rou,襄陵八邑,一举割走,且还是偷偷摸摸地割,您能忍下这口气吗?还有,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