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下次坐飞机 (第2/3页)
女儿,不用说话自己闺女就面红耳赤。 都是过来人,女儿回来的时候唇角都涨涨的,当mama的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张红的视线太直接,方晓晓的耳朵根都火烧火燎,方晓晓只能强撑着淡定:“mama,先吃个橘子?” 不等mama说什么,就开始剥橘子皮。 软卧的车厢里橘子的香味飘香,就像是此刻自己女儿的娇俏的面容。 张红看着,嘴角缓缓的扬起来。 当初自己也是从这么大过来的,现在女儿也已经这么大了。 那时候的她什么都不懂,现在的女儿比自己可是强多了。 方晓晓剥好了橘子递给张红,抬眼看到mama的眼里闪着盈光。 “mama,怎么了?”方晓晓忙问。 “没事儿。”张红把橘子接过来,说,“就是你现在长大了,小漠也不错,可你也得注意某些界别过了,不然到时候吃亏的是女孩子。” 先前方晓晓是被张红的目光看的脸热,现在连心脏都冒浆。 她就算是有些个想法,可mama说的也太直接了。 “mama——” 方晓晓往旁边四周看。 张红不以为然的说:“怕什么,又没人!” 张红和方晓晓买的是软卧的车票,车厢里四个铺位,现在也就只有她们母女两个。 “万一……” “哎呀,我还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张红哭笑不得,只是紧跟着眉心一跳,“不会你已经——” “mama——”方晓晓说这话的时候就差咬后槽牙了。 “哎呀,没有就没有,急什么,来来,这橘子分你一半儿。”张红把橘子掰开。 方晓晓:“……” 火车开动之前,旁边的卧铺也终于上来了人,一老一少,老的五十多岁多岁,少年人二十出头,看似是刚毕业没多久,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张红方晓晓一样也是回家过年。 彼此打了招呼之后意外发现竟都是从巴江市下车,方晓晓她们是鸣县,这一老一少正好是鸣县旁边的吉县。 张红就是吉县出来的,有心想要多说几句,可老人的脸上明显有些疲惫,张红也就没再说什么,当火车外面的走廊贩卖方便面午餐的小车走过的时候,那位老人已经睡着了。 张红也没吃饭,躺下来休息。 方晓晓和那个少年人年岁差不多,男孩子也搭了几句话,方晓晓笑着应了几句,然后就瞧向上铺两位老人睡觉的方向,不用方晓晓再说什么,男孩子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下午两三点钟,张红和那位老人先后醒来,车厢里也就顺带的热闹起来。 方晓晓也听了一些原来她所不知道的吉县的传闻。 话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也是没错。 只是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年轻人坐着说说话也就过去了,可岁数大了,就还是有些受不了,即便是在软卧上也不免会皱皱眉,方晓晓看到,说:“下次有机会咱坐飞机,半个小时也就到了。” “太费钱了。”张红说。 “就是,挣个钱可是不容易,你这孩子还上学呢,不就得省着过日子。”那位老人说。 一听说是同乡,聊得就不免深了些,张红说了自己离婚带着晓晓做点儿小生意,也说了晓晓现在在首都上学,华夏的老人家都有着艰苦朴素的想法,那位老人对张红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生活本来就带着怜惜,这一听就忍不住了。 方晓晓也不和老人家争辩,笑着点头应声,老人看方晓晓就更顺眼,漂亮,还是大学生,重要的是知道尊重老人,于是不自觉的就说的更多了点儿,说自家里一开始也是穷的很,后来脑袋转的快了一点儿,再勤快了点儿,还有胆子也稍微的大那么一点点,现在才算是小挣点儿钱,自家孩子也跟着自己在外头挣钱,要不然过年会老家也得坐硬座。 张红连连的点头,不管是食屋还是小园丁超市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回想当初不也正是一样的原因么?所以说在这个时代想要挣钱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