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_第2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节 (第2/4页)

”曹彰怒喝一声,他还真不怕郝昭的落石火油,守城物资确实凶狠,但也有用完的一天,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很少有军队能够在守城方弹尽粮绝以前就攻下城池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有攻城为下这句话了。

    而且滚木礌石再厉害,也需要兵卒搬动才行,趁着守军投掷木石的时候用弓箭射杀守军,还是能占些便宜的,别说占便宜了,就是一命换一命,吃点亏曹彰都愿意,至于损失的云梯更不在话下,和黎山就在附近,也不缺木材,随时制造就是了,真到了攻城的时候,郝昭还抽调不出兵力sao扰曹彰的后勤部队。

    城墙下一片赤红,来不及撤离的曹兵全都葬身火海之下,凄厉的呼救声传出老远,听的人心酸不已。

    眼看弓箭手发威,射杀了好几十名守军,曹彰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可还没等曹彰乐出声来,城内忽然飞出数十颗巨石,巨石飞起的角度很高,到了曹兵弓箭手头上,几乎是垂直向下落。

    弓箭手仰着头躲避石块非常困难,实际上由军阵密集,弓箭手想要四处躲闪还是很困难的,翻滚的巨石一下子就砸翻了十余名弓箭手,在军阵中溅起一朵朵血花。众所周知,弓箭手是比较脆弱的兵种,防御力几乎为零,见到身边的同伴被巨石砸的骨rou为泥,顿时开始四处逃散,曹彰的军阵一阵大乱。

    其实在巨石之中,还夹杂着不少原木,这倒不是郝昭想要混合弹药,扩大投石机的铺盖面积,关键是郝昭有点舍不得浪费石头,石头可比木头珍贵的多。

    但就是其中的木头,却给弓箭手造成更大的伤亡,实际上被从天而降的石块还是原木砸中,对于曹兵来说,没有一点区别,都是个死!不过在落地之后,木头和石块的差距就显现无遗了。

    石块沉重,砸到地上直接就陷入土里,可是木头相对较轻,落到地上还能翻滚几下,就翻滚这几下,也能撞伤不少曹兵。

    郝昭大喜,急忙传令投石机全都抛射木头,至于木头形状不规则,落点不准确,郝昭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他也没想把曹彰的弓箭手全砸死,那也太不现实了,能吓唬一下曹彰,让其不敢肆无忌惮的用弓箭压制自己就可以了。

    从头到尾,郝昭也没想过胜利,能熬到三个月,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攻城战除了用惨烈形容,也没什么可以描述的了,就是不停的死人,死到一方崩溃为止。

    再看看管亥,管亥就比较倒霉了,先是被曹彰截杀一阵,逃进大漠,紧接着又迷了路。还没等管亥找到正确方向,就遇到韩琦率兵追杀了。说明一下,韩琦的目的就是sao扰管亥,让管亥不能前去救援郝昭。

    这士气要是跌落下来,想要恢复,那就太难了。管亥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就是没办法击溃韩琦的追兵,两支军队在沙漠了来回厮杀,相互追逐,结果就是,管亥和韩琦都不知道身在何处了。

    没过多长时间,管亥和韩琦就毅然停战了。

    两个人不管是停战了,而且已经到了相互视若无睹的地步,原因很简单,军队携带的清水都喝没了。在沙漠了你可以没有粮食,大不了宰杀战马,也能熬上十天半个月,但要是没有清水,连三天都过不去。

    所以管亥和韩琦只能相互监视着寻找水源,不过两个人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打到居延海附近了,也就是巴丹沙漠北边,昭武县北数百里处。

    无论是马超,还是曹彰和郝昭,还是管亥和韩琦,进行的交战都不是短时间能分出胜负之前的,决定胜负的还是在汉中,赵云和曹休的战场,也就是在这个战场,曹cao和李重揭开了最后一张底牌。

    …………

    接到了曹cao的军令以后,曹休立即点齐一万兵马,自阳平关出发,直奔南郑而去,支援钟繇父子,同时接管整个战中的军事大权。同时,典韦的儿子典满负责守卫阳平关,说实话,如果曹cao还有更好的人选,他是不会让二十郎当岁的典满驻守阳平关的,阳平关的地理位置太险要了。

    由于周泰控制着整个汉水极其支流的航道,也就间接控制了阳平关以东的地区,所以曹休刚离开阳平关,周泰就得到了消息,并且把军情送到赵元手中。

    毫无疑问,赵云必须分兵对付曹休这支军队。

    对于赵云来说,这不但是个机会,而且是个机会!在得知曹休出兵之后,赵云立即陷入苦苦思索之中。但说实话,《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太完美了,实际上赵云并不是一个智将,历史上赵云只是一个保镖头子,兼职过骑兵统领,并没有独挡一军的机会,在地位上,赵云甚至还比不上魏延。直到刘备身死之后,赵云才逐渐走上蜀汉的军事舞台,但这个时候,赵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并没有多少闪光的机会。

    赵云在蜀汉军事舞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