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节 (第2/2页)
好吧…… 又温柔,又幼稚。 简瑶对于这种刑侦法制纪录片,一向是没兴趣的。盯着他的侧脸,发了一会儿呆,忽的想起件事。 “喂!”她轻轻蹬他一下,正好蹬在他掌心,“你说霍小璐的口供,满满的都是破绽,解释一下啊。” 薄靳言像是条件反射,一下子抓住她的脚,让她不能再乱动。这才开口,眼睛还盯着电视机: “记得王婉薇案的遗书吗?” “嗯。”简瑶在脑袋里回忆了一下。当时薄靳言之所以认定遗书是真的,是因为真的书信,才会有小毛病和漏洞,以及鲜明的个人文笔色彩;但假的,往往捏造得简明、扼要、严谨,滴水不漏。 这么想来,似乎霍小璐的口供,的确像后一种。但因为这样,就认定她的口供是假的,理由似乎又不太充分。 像是能查知她内心的疑惑,薄靳言不紧不慢的说:“上次是文字书写,这次是直接口述,分析方法当然不同。” “哦。” 他斜眸看她一眼:“更简单。因为人类在语言表达时,会有很多共同特点。” 简瑶浅浅一笑:“请赐教。” 薄靳言唇角微勾:“e.t,到了地球要多看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我会看的,现在快讲!” “第一,引导人类记忆的,是情感,而不是时间次序。”他忽然冒出这么一句。 简瑶听得有点懵懂。 不过这种时候,薄靳言就像他说过的,“从不倚仗专业优势鄙视他人”。他并没有丝毫轻慢或取笑,语调不急不缓,甚至显得有些循循善诱: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要你向朋友详细讲述,今晚摔跤的经过,你会怎么说?” 简瑶微一思索,答:“我今天查案时摔了一跤。是在找到凶手后,不慎被凶手的mama推下了楼梯,摔得挺疼。那是夜里九点多……” “停。”薄靳言打断她,“注意到了吗?当你回忆起‘摔跤’这件事时,首先想到的,是整个事件里,令你情感感触最深的部分……你是被凶手的母亲推下去、疼。因为情感引导着你的记忆,而不是时间顺序。 所以你不会干巴巴的这么开口:‘今天晚上9点半,我先拉住了小璐mama,然后跟她一起站到台阶边,然后被她推了一下。显然我的平衡能力非常令薄靳言失望,所以掉了下来。掉下去之后,我觉得很疼……’” 简瑶想了想,还真是如此。平时跟人回忆一件事,也决不会那么讲……太不自然了。 想到这里,她心头一凛,立刻拿出包中的笔记本,翻到霍小璐等人的口供。 她们都是怎么开头的? 霍小璐:“大概是晚上八点,淮淮把所有餐费都收齐了……” 戚笑冉:“如果知道淮淮那晚会出事,我一定陪着她的……” 瞬间泾渭分明。 薄靳言疏淡的声音传来:“好朋友被杀,对这些女孩的情感冲击应该非常大。任何人回忆起,都应该强烈的感触……哪怕是对着警察。可是霍小璐没有,因为她的口供是按照时间顺序,提前准备好的。她是在复述,不是在回忆。” 简瑶点点头。 真的像薄靳言所说,道理的确很简单。大多数人,平时回忆、讲述一件事,应该都是这样的。 但如果他不指出来,一般人谁会注意这个特点? 薄靳言继续说:“第二,霍小璐的口供里,充斥着大量平淡的、与主体事件无关的细节。因为说谎者会以为,细节才显得真实,这让她感觉安全。但按照我们刚才的结论,情感引领着记忆。面对情绪冲击如此大的一件事,你会惦记着跟警察说:‘泡了杯红糖水’吗?” 简瑶再看看口供,果然如此:“高三放假,其他年级还在晚自习”;“泡了杯红糖水”…… “第三。”薄靳言说,“如果是感触强烈的事,人在讲完整个经过后,习惯性都会有一个尾声……这是人的情感需求。感触越深,尾声会越富有情感。但是,说谎者没有尾声,因为他以为说完事件经过,就算完结了。” 简瑶仔细在心中咀嚼他的话,又听他说:“翻翻你的小本子,看看霍小璐和戚笑冉是怎么收尾的……活生生的范例。” 简瑶一看: 霍小璐:“泡了杯红糖水,躺床上看书,后来就睡觉了。”然后就没有多说,直到警方主动问她,死者的男女关系。 而戚笑冉讲完那晚的经历之后,还哽咽着说:“我今天都吓傻了,怎么会有人杀她?明年就高考了,她却……” …… 子夜愈发清冷幽深,从窗户往外望,小区里没有几乎人家亮着灯了。 薄靳言已经看了两集《午夜追凶》,给她冰敷了快一个小时了。不过他依旧神色清明,似乎没有半点困意。 简瑶却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踢了踢他:“我回家睡觉了。谢谢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