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2/3页)
旁人望来的异样目光。 陆文瀚刚从宫里回来,也正要更衣往大相国寺去,不想竟得门子传信说是明舒求见。 他对明舒的到来很是惊讶。 虽然明知她不是他与玉卿的亲骨rou,但这孩子就是莫名投了他的眼缘,又有错认成女的乌龙在前,他心里便觉得她是上天补偿玉卿与他的女儿,看见明舒不免比从前更加温和。 明舒可没心情与他寒暄,三言两语道明来意。 “你为何要打听苏昌华的案子?”陆文瀚奇道,“那可是十年前的旧案了。” 苏昌华,前前吏部侍郎,因为牵涉进顺安王的贪墨案而被罢官抄家,乃是苏棠梨生父。 十年前的陆文瀚虽还不是六部尚书,但也在官场浸yin多年,当年顺安王的贪墨案牵连甚广,拉下一大批京官,而陆文瀚就是因此而顶替空缺后来才一路青云直上的,他对这桩案子,印象尤其深刻。 “当年顺安王统辖河北路长达十数年之久,那里位黄河下游,水患尤其严重,年年饱受水患之苦,当时户部拨款百万银两令顺安王协助工部共同治理水患,改道修渠筑坝,工事长达五年之久。可不曾想才刚建成两年,这耗费百万银两的堤坝又被大水冲垮,大水发得比未修之时还要严重,数十城池被淹,引发朝廷动荡。圣人震怒,下旨彻查此案,先前派下近百人方查明顺安王贪墨户部拨款以次充好修筑堤坝之事。” 陆文瀚回忆起十年前的旧事,说得沉缓有力。 “这么一大笔银两,圣人亲批,户部拨款,工部监督,有层层监管,顺安王依然能贪墨近七成银子,其中牵连不可谓不广。涉案京官纷纷落马,苏昌华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当时这案子是圣人亲问,三司共审,苏昌华之罪证据确凿,没有任何疑点,他本人也已供认不讳。只不过他牵涉并不深,本可蒙混过关,却因一封告密信而露了马脚,落了个抄家流放的下场。” “那封告密信,是……” “是如今的工部尚书卢则刚所书。当时卢则刚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主事,恰在苏昌华手下替他办事,是他的亲信。告发了苏昌华后,卢则刚凭此事获嘉奖,才慢慢爬到今日之位。” “……”明舒闻言,失神良久。 依她对唐离此人的了解,唐离要对付的,恐怕不是三皇子,而是卢家。 第110章 唐离之死 明舒没想到自己与陆文瀚谈完话出来时, 曹海竟还在花厅里等着。 “我瞧你挺着急,怕你有要紧事,索性就在这等着。”曹海已经在陆府喝了半天茶, 见到明舒就如获大赦般站起。 明舒亦很惊讶,不好意思道:“实在抱歉, 耽误曹将军了。” “不碍事,要不是你,我也没机会进这尚书令的府邸。你还要去哪里?我再送你一程吧。”曹海咧嘴笑起, 问道。 “大相国寺。” 这次,她是真的要去大相国寺。 虽然不知道唐离究竟意欲何为, 但明舒心里有非常强烈的不祥预感, 这次的盂兰盆节法会,不会太平。 重新坐上曹海的马车, 听着曹海在外头喝了声:“走。”马车动了起来, 由缓至快,明舒的心也越发沉甸。 其实说起来, 三皇子登禅台与柳婉儿办普渡会,这二者间,虽然像是两件毫无相关的事,但仔细琢磨便能品出其中的巧妙关系。 如果没有三皇子登禅台,柳婉儿的普渡会不会顺利进行,而豫王如果目标只在三皇子身上,唐离又何必大费周折促成普渡会?若只是想借工部尚书之名在法会中动手脚, 那她已经成功把柳婉儿送进卢家,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如果三皇子在法会上出事, 卢则刚做为督建法会的负责人, 必受重罚, 此局已经是一箭双雕,不仅助力豫王,还能复仇卢则刚。 那……如此盛大的普渡会又是为了什么? 总不可能在事成之后柳婉儿还打算留在卢家扮演卢三,继续博取好名声……卢家都要倒台了,这太说不通。 ———— 就在明舒忘我的沉思中,马车渐渐停下,外头曹海道了声:“陆娘子,到了。”明舒方醒神下马车。 因着这场盛大的法会,大相国寺附近的三条主街巷都被封锁,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能步行入内,尽管天色渐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