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节 (第1/3页)
陆徜笑够之后方道:“你不喜欢的人,我就不理会了,可好?” 明舒终于高兴:“这还差不多。” 她又挨近陆徜一些,道:“阿兄,你别愁,你的亲事有我替你把关,肯定替你找个更好的娘子,我今天都打听了,贾家的娘子温柔,刘家的娘子甜美……” “够了!”陆徜的好心情被她坏了一半,“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让我娶妻?”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最是人间得意事。阿兄已经完成了一半,难道不想完成另一半?” “想。”陆徜盯着她。 明舒心脏漏跳一拍。 “但我的妻子,得我说了算,你挑的这些,都不算,别白费功夫。” “你还惦记着那个江宁县的娘子?人家指不定已经嫁人了!” “没有,她没嫁人。”陆徜饮尽杯酒。 “你若确定,那就回去找她!” “好。” “啊?那你几时回去?” “快了,就快了。” ———— 五月转眼已尽,六月入伏。 新铺落成,满堂生辉。 第84章 阿兄变了 不知为何, 明舒很喜欢“满堂辉”这个名字。 一听到这名字,她脑中就会出现金光璀璨满堂生辉的画面,仿佛堆满黄金。她对黄金有着近乎固执的偏爱, 所以当满堂辉的铺面要摆上金器时, 她受到了闻安和殷淑君的一致反对。 做为京城贵女,闻安和淑君看过的珍宝不知凡几, 看的不是翡翠玉石就是古董玩件,哪能看得上金器。 庸俗,肤浅! 然而这两人的反对并没起到作用,明舒力排众异拿定主意, 通过陶以谦的关系,借他的金铺匠人定了一批金饰。金饰的图样,明舒从决定开铺之日就已在脑中不断描绘。这段时日借着闻安、殷淑君乃至许姨, 她已经见了不下百位汴京贵夫人,大致摸清京城盛行的饰品风格与众娘子的喜好,这才下笔画图。 第一批金饰以簪钗珰镯为主, 并没成套的大件头面,但件件精巧,以工艺取胜,再辅以珍珠、宝石、翡翠等作点睛之笔, 与市面上常见的黄澄澄、沉甸甸金饰大厢径庭。 每一件,都是明舒心血。 这批金饰从图样到淬炼打造, 皆在她督造下完成, 因为成本关系不能大批量打造,故每一款金饰数量不超三件, 器物上又刻了编号, 多一件都没有。除了女子饰品外, 明舒还另打了一批累丝火镰套、蹀躞带扣与赤金首饰盒。看到这批金饰,就连最挑剔的闻安也说不出话来,饰品尚好,但那火镰套却着实让她爱不释手。 隔天,闻安就挑了几件精巧的金饰送给母亲并常与郡王府来往的几位贵人,那边殷淑君也挑了几件送进宫去给淑妃娘娘,许氏那头也收到了明舒送去的礼物。这些饰物经诸位贵人一带便入了世人之眼,很快就有人打听饰品来历,满堂辉店未开铺,其名已悄然传开。 及至满堂辉开张,虽谈不上客似云来,却也迎来诸多汴京贵人,那可都是手上有钱也会花钱的大主顾。不过铺里的金饰数量不多,每款三件售空后就没了,若想再要,只能预定。当初碍于成本不能大量铺货,没想到竟误打误撞变成物以稀为贵。 此外,也有男子因为看中了火镰套与蹀躞带。然而明舒出了损招,这火镰套与蹀躞带不能直接买,需得在铺中买满一定件数或一定金额的物品后,方可购入。如此一来,男人为了这两样小玩意儿,不得不给家中妻女采买大量金器。 开铺三日,满堂辉的订单工期,已经排满三个月。 明舒摸着算盘,点着订单,笑得见牙不见眼。 金器虽俗,可千百年来却长盛不衰,自有它的道理。所谓大俗既大雅,一件物品,能做到雅俗共赏,才是上乘。 ———— 满堂辉在汴京最繁华的街道上,铺内隔成内外两间,另还有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