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节 (第2/3页)
身边,将她袖子一寸寸放下,“你和她们计较什么?” “谁让她们说阿娘坏话!”明舒回了一声,又望向男人,“阿娘,这位是……” “在下魏卓。”男人抱拳报上名姓。 “他是咱家隔壁李老太儿子的同袍,尽同袍之宜来看望老太的。”曾氏解释道。 他们家隔壁这个李老太,老伴早逝,儿子前些年上了战场殉国,儿媳妇同人跑了,她就一个老人家独居,脾气有些古怪,不太和人打交道。因为只隔了道墙,曾氏偶尔看到她就会上前搭手帮个忙,明舒也帮着给她送过两次饭——是个脾气不太好的老太太,但没什么坏心。 明舒打量着魏卓。原来是上过战场的人,难怪身上有股风尘与肃杀气。 “魏叔,你好,我是阿娘的小女儿,明舒。”明舒扬起笑脸打招呼。 魏卓也笑了笑,道“刚才那些妇人说的话,你可别放心里,我与你母亲之间,并无什么。”许是怕刚才那些长舌妇说的话让明舒误会曾氏,魏卓小心翼翼解释道。 “我才不放心上,我母亲什么样的人难道我不清楚?她一个人拉扯我与阿兄受了多少苦,要是真如那些人说的那样,这些年又怎会过得这么苦?”明舒挽着曾氏的手回道。 曾氏大感欣慰,拉着明舒的手不松,朝魏卓道“你放心吧,我平时会多来瞧瞧李老太的。” “那就有劳你了,我会尽快再物色新的丫鬟送过来。”魏卓抱拳谢道。 一时间两人说完话,曾氏急着和明舒回家说话,匆匆与魏卓告辞。母女二人走出几步,明舒回头,发现那魏卓还站在李老太家门外目送她们,见她转头,朝她微笑颌首。 明舒便回过头朝曾氏道“阿娘,我刚才听你说,魏叔也帮了你,你是遇上什么难事了?” 曾氏脸一红,支支唔唔道“没什么,就一点小忙。” 明舒蹙蹙眉,直觉事情并不简单“阿娘要是不肯说,我就回去问魏叔了。” “别。”曾氏忙拽住她,道,“就是……去交绣活的路上,遇上几个泼皮无赖要……要……” “要调戏你?”明舒一听就怒了,“阿娘,是谁?!” “明舒!”曾氏忙拉住她,“那些人已经被魏卓教训一顿跑了,你可别再招惹是非。” “要是阿兄知道了……”明舒又道。 “你可千万别同他说!”曾氏立刻就想捂她嘴,“你阿兄要是知道了,这事不能善了。” 她了解自己的儿子,陆徜那人,脾气看着冷静温和,狠起来的时候,做事不计后果。 “知道了。”明舒挑挑眉,和曾氏迈进家门,忽凑到母亲耳畔,笑嘻嘻道,“阿娘,那些长舌妇虽然讨厌,但有件事倒也没说错……你也一个人好多年了,有没考虑过……” “死丫头,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曾氏一掌拍在明舒脑袋上。 明舒抱头鼠窜,一这逃一边说“阿娘,我说真的!你要是有看上什么人,若和得来,也别藏着,牌坊当不得饭吃,我是赞成你再嫁,想来阿兄也同我一样……” “还说!看我撕了你的嘴!”曾氏几步冲过来,和明舒闹成一团。 ———— 明舒在家中老老实实陪了曾氏一天,第二天才给闻安县主递了信。 过午时分,闻安便派人来接明舒往汴河边小酒馆一聚。 酒馆很小,以竹作屋,临水而建,靠水那一侧垂缦挂帘,十分雅致。明舒到时,酒馆已被闻安包下,殷淑君也已到了。红泥炉上温着酒,席上摆着刚钓起的鲈鱼片的鱼脍,那两人正席地而坐面对面酌小酒,闻安的小脸喝得微红,眼里闪着光,看不出有什么不高兴。 “随便坐吧,今儿没人打扰我们。”闻安朝明舒挥挥手。 明舒在二人身边坐下,自己拈了空杯倒酒,先满饮一杯,才道“好痛快!” 闻安笑道“瞧不出你还是个酒鬼,殷娘不中用,半杯就倒,正好,你陪我多喝两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