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_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节 (第3/3页)

票房号召力。可你们想过没有,最具有群众基础,最贴近生活的是什么?不是西洋名著,不是侦探传奇,是《回x的诱惑》……啊不,家庭纠纷!”

    众人:“…………”

    ……再次一言难尽!

    纪霜雨之前导演的两部戏,都是唯美的神话剧,现在和他们说家庭纠纷吗?

    现在没有大数据分析,但是纪霜雨心中有历史数据作为证明啊。什么收视最高,最好切入,如何会衰败……这些,在华夏戏剧发展历程上,都是有过证明的。

    纪霜雨道:“我所说不是一味家长里短,否则一样会走到末路。戏剧,要去打动观众,但绝不能谄媚观众!”

    刚才还想吐槽的人,听到纪霜雨这一句,一时又顿住了。

    打动观众,但绝不能谄媚观众吗?于见青咂摸着这句话。

    纪霜雨道:“我想说的,是以此为载体,传达思想。家庭就是国的最小单位,一切问题,其实都可以在这其中揭示,找到对应。也是普通人,最能理解的表达形式。

    “真要去给华夏的大众演出,改良世风,那就是应该更加贴近现实,表现华夏社会,华夏人的生活。否则,你们演技再好,布景再真实,那也是西洋新剧,不是华夏新剧!

    “第一步走出去了,才能培养出观众,有以后的更多题材。接地气,才能传播,而有深度,才能长久。”

    春雷社的学生真如醍醐灌顶。

    都不提这内容,你看纪导演居高临下的模样,真正是好有说服力,好有气势!

    “我也要上去,我也要上去玩!!”

    露露在台下直跺脚,蹦了好几下。

    纪霜雨赶紧坐下来把她也捞到台上来,站起身后拍拍衣摆,重新恢复一脸圣光。

    学生们:“…………”

    ……他什么时候把台口的灯打开的??

    孙校长赞道:“上次在义演时,葫芦生寥寥数语提及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戏剧的发展途径,我就觉得葫芦生想必对新剧并非寻常戏界人士的态度。没想到非但如此,还极有观点。”

    周斯音看了眼纪霜雨,口中也附和道:“纪导演曾将影戏中的蒙太奇技术搬到戏曲舞台,擅长圆融之术。想来一法通,万法通,新旧只在一念之间。”

    文艺复兴不必说,蒙太奇理论也有爱好影戏的社员也听过,交头接耳起来。

    孙校长和周斯音的话,说在事后,没了煽动的嫌疑,却也让本就被刚才纪霜雨忽悠的春雷社员,再吃了一粒定心丸——大家的感受没有错,原来身在旧剧阵营的纪霜雨,实在是个深知创新开明的人物!

    春雷社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心在怦怦跳。

    纪导演真的好会说,好懂的样子哦,甚至比以前见过的洋人布景师,还要头头是道,或许是因为他作为华夏人,角度不一样,也才说得出华夏新剧之论。

    他们不怎么看旧剧,但也听说过,纪霜雨的写意舞台少有机关,但还是有机关的,而且颇有新意,更说明了他懂得科学的属性。

    怎么办,已经开始想给他送钱了……!

    纪霜雨看到了熟悉的被蛊惑的表情,心知八九不离十了。

    于见青自然也是被征服的一员,这理论契合了他之所想,又极为成熟,也不知纪霜雨身在京城,论及戏剧理论,堪称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比他经常交流的沪上新剧人士还要透彻一般。

    他两眼发亮,问道:“听纪导演言论,定是对戏剧理论有独到研究,鹿林深为叹服,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指导!只是,恕我直言,这布景人才,是否还是需要另外聘请?”

    ——就算不排西洋名著,新剧舞台的布景,也是走的写实风,和纪霜雨的拿手的写意布景,全然不同。

    纪霜雨却是摇头轻笑,他虽然以写意布景出名,但写实风……他还能不了解?

    “你们看过我导演的《灵官庙》和《感应随喜记》吗?”纪霜雨当下就以自己所导演的戏曲,对照如今所谓的写实风布景,给他们比照分析了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