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第三辑(15-21册)_第九章 最讲道理的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最讲道理的来了 (第19/24页)

局。”

    黄童手腕一拧,从咫尺物当中取出三本书,两旧一新,推给坐在对面的郦采,道:“两本书,剑气长城版刻而成,一本介绍妖族,一本类似兵书,最后一本,是我自己经历了两场大战后所写的心得。我劝你一句话,不将三本书翻阅得烂熟于心,就去战场,那我这会儿就先敬你一杯酒,以后到了北俱芦洲太徽剑宗,我不会遥祭郦采战死,因为你郦采自己求死,根本不配我黄童为你祭剑!”

    郦采收起三本书,点头道:“生死大事,我岂敢自负托大。”

    黄童叹了口气,转头望向师弟,也就是太徽剑宗的一宗之主,道:“郦姑娘那是宗门没高人了,所以只能她亲自出马,咱们太徽剑宗,不还有我黄童撑场面?师弟,我不擅长处理庶务,你清楚,我传授弟子更没耐心,你也清楚。你回去北俱芦洲,再帮着景龙登高护送一程,不是很好吗?剑气长城,又不是没有太徽剑宗的剑仙,有我啊。”

    韩槐子摇头道:“此事你我早已说定,不用劝我回心转意。”

    黄童怒道:“说定个屁的说定,那是老子打不过你,只能滚回北俱芦洲。”

    韩槐子淡然道:“回了太徽剑宗,好好练剑便是。”

    黄童忧愁不已,喝了一大碗酒,继续道:“可你终究是一宗之主。你走,留下一个黄童,我太徽剑宗,足够问心无愧。”

    韩槐子说道:“我有愧。太徽剑宗自从成立宗门以来,尚未有任何一位宗主战死剑气长城,也未有任何一位飞升境剑仙。后者,有刘景龙在,就有希望,所以我可以放心去做前者。”

    黄童黯然离去。

    不过在去往倒悬山之前,黄童在酒铺的木牌上以剑气写了自己的名字,在木牌背后写了一句话。

    老人离去之时,意态萧索,没有半点剑仙意气。

    郦采听说了酒铺有刻木牌的规矩后,也兴致勃勃,但只刻了自己的名字,却没有在无事牌背后写什么言语,只说等她斩杀了两头上五境妖物,再来写。

    韩槐子却是名字也写,言语也写:“太徽剑宗第四代宗主,韩槐子。”“此生无甚大遗憾”。

    其间,陈平安一直安安静静喝酒。

    等到郦采与韩槐子两位北俱芦洲宗主并肩离去,走在夜深人静的寂寥大街上,陈平安站起身,喊道:“两位宗主!”

    韩槐子轻声笑道:“别回头。”

    不承想郦采已经转头问道:“有事?”

    陈平安笑道:“酒水钱。”

    郦采询问韩槐子,疑惑道:“在剑气长城,喝酒还要花钱?”

    韩槐子神色自若道:“不知道啊。”

    郦采皱了皱眉头,对陈平安道:“只管记在姜尚真头上,一枚雪花钱你就记账一枚小暑钱!”

    陈平安笑着点头。

    两位剑仙缓缓前行。郦采觉得有些奇怪,照理说,就陈平安的脾气,不该如此才对,转头望去。

    年轻人双手笼袖,正望向他们两个,见到郦采转头后,才坐回酒桌。

    也好,今晚酒水,都一股脑儿算在他这个二掌柜头上好了。与宁姚,与朋友,加上老剑仙董三更与两位本土剑仙,再加上韩槐子、郦采与黄童。

    直到这一刻,陈平安终于有些明白,为何剑气长城那么多的大小酒肆,都愿意喝酒之人欠钱赊账了。所以店铺不许欠钱的规矩,还是不改了吧。

    毕竟自家酒铺的酒水,便宜,不过真要有人喝了酒不给钱……也行,就当欠着。

    大可以求个有欠有还,晚些无妨。

    韩槐子以言语心声笑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没话找话,大概觉得多聊一两句都是好的。”

    郦采无奈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韩槐子想了想,竟然还真给出了一个答案:“剑修与剑修。”

    宁府相较以往,其实也就是多出一个陈平安,并没有热闹太多。

    宁府沉寂的缘由,太过沉重。

    原本宁府在宁姚出生后,有机会成为董、齐、陈三姓这样的顶尖家族,虽然如今皆已成过眼云烟,却又有阴霾挥之不去。

    倒是叠嶂的铺子那边,因为太徽剑宗剑仙黄童的返乡酒,老剑仙董三更亲自出马,总计六位剑仙拼桌喝酒,又有三位剑仙在无事牌上刻字,使得小酒铺刚要走下坡路的生意,一夜过后便生意兴隆得不像话,蹲着喝酒的剑修一抓一大把。与此同时,酒铺推出了晏记铺子独有酱菜,买一壶酒,就白送一碟,配合略嫌寡淡的竹海洞天酒,哧溜一口酒,嘎嘣脆一口酱菜,滋味绝佳。

    陈平安在宁府的衣食住行,极有规律。

    撇开每天待在斩龙崖凉亭六个时辰的炼气,往往在清晨时分,与白嬷嬷一起洒扫庭院半个时辰,在此期间,详细询问练拳事宜。虽然在狮子峰李二帮忙喂拳时说得足够详细,但是不同的巅峰宗师,各自阐述的拳理往往根本相通、道路迥异,风光大不一样。而且老妪经常说到细微处,便亲自演练拳招,陈平安得以有样学样。白炼霜的拳法,与绝大多数世间拳意,反其道行之,最重收拳,神意内敛,打熬到一个仿佛圆满无漏的境地,出神入化,再谈向敌递拳。老妪其实尤为欣慰,因为陈平安在街上一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