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剑修如云处出拳 (第13/16页)
声无息,力求涟漪最小。 陈平安问晏琢,双方出了几分力,晏胖子说七八分吧,不然这会儿叠嶂肯定已经见血了,不过叠嶂最不怕这个,她好这一口,往往是董黑炭占尽小便宜,可是只要被叠嶂的镇岳轻轻一拍,董黑炭就得趴在地上呕血,一下子就都还回去了。 陈平安听了心里大致有数,尤其是看到了叠嶂持剑的手臂,被董画符本命飞剑洞穿后,叠嶂当时流露出来的一丝气机变化,陈平安便不再多看双方演武练剑一眼,而是来到了陈三秋身边蹲着。 此时他对自己若是与这两人捉对厮杀,分生死也好,分胜负也罢,都已经有了应对之法,那么再看下去,就没有了太多意义,总不能真要在那个晏胖子面前,假装自己脸色微白、嘴唇颤抖、神色慌张,还得假装自己不知对方看破不说破。要是换成别人,陈平安倒是完全不介意,可是如今身在宁府,这些人又都是宁姚最要好的朋友,多次并肩作战,说是生死与共都不为过,那么自己就要讲一讲落魄山的祖师堂风气了——以诚待人。 陈三秋依旧在磨剑,动作十分娴熟,他转头笑道:“陈公子,别介意啊。” 陈平安双手笼袖,蹲在一旁,仔细凝视着两把剑的剑锋在斩龙台上磨砺,微笑道:“我不介意。若是陈公子不介意,我还可以帮着磨剑。” 陈三秋摇头道:“这可不行。阿良说过,若说本命飞剑是剑修的命根子,佩剑就是剑修的小媳妇,万万不可转交他人之手。” 陈平安笑着点头,看着那两把剑缓缓啃食斩龙台,如那蚍蜉搬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晏胖子嘀咕道:“听这两位陈公子说话,我怎么瘆得慌。” 宁姚不动声色。 晏胖子问道:“宁姚,这个家伙到底是什么境界?不会真是下五境修士吧?那么武道是几境?真有那金身境了?我虽然是不太看得起纯粹武夫,可晏家这些年多少跟倒悬山有些关系,跟远游境、山巅境武夫也都打过交道,知道能够走到炼神三境这个高度的习武之人都不简单,何况陈平安如今还这么年轻。我真是手痒心动啊。宁姚,不然你就答应我与他过过手?” 这就是晏胖子的小心思了,他是剑修,也有货真价实的天才头衔,只可惜在切磋剑术一事上,不用说宁姚了,就算在董画符三人面前,也从来没讨到半点好,如今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尚未跻身远游境的纯粹武夫,总要好好露一手。宁府演武场分大小两片,远一些的那片,是出了名的占地广袤;眼前这处,则是享誉剑气长城的一处“芥子天地”,看着不大,跻身其中,就晓得其中玄妙了。他晏琢真要与那陈平安过过手,当然要在这片小天地,届时我晏琢切磋我的剑术,你切磋你的拳法,我在天上飞,你在地上跑,多带劲。 宁姚说道:“要切磋,你自己去问他,他答应了,我不拦着,他不答应,你求我也没用。” 晏胖子转了转眼珠子,道:“白嬷嬷是咱们这边唯一的武学宗师,若是白嬷嬷不欺负他陈平安,有意将境界压制在金身境,这陈平安扛得住白嬷嬷几拳?三五拳,还是十拳?” 宁姚嘴角翘起,又速速压下,一闪而逝,不易察觉,说道:“白嬷嬷教过一场拳,很快就结束了。我当时没在场,只是听纳兰爷爷事后说过,我也没多问,反正白嬷嬷就在演武场上教的拳,双方三拳两脚的,就不打了。” 晏胖子开始搓手,道:“好家伙,竟然能够与白嬷嬷往来三两拳,哪怕白嬷嬷是以金身境切磋,也算陈平安厉害,真是厉害,我一定要讨教讨教。” 宁姚点头道:“我还是那句话,只要陈平安答应,随便你们怎么切磋。” 晏胖子小心翼翼问道:“若是我一不小心没个轻重,比如飞剑擦伤了陈公子的手啊脚啊,咋办?你不会帮着陈平安教训我吧?但是我可以一百个一千个保证,绝对不会朝着陈平安的脸出剑,不然就算我输!” 宁姚由着晏琢在那里作死,自己则顾着在董画符和叠嶂各自出剑有纰漏之时,为他们一一指出。 其实这拨同龄人刚认识那会儿,宁姚也是如此点拨别人剑术,但晏胖子这些人,总觉得宁姚说得好没道理,甚至会觉得是错上加错。后来阿良道破天机,说宁姚眼光所及处,是你们以目前的修为境界与剑道心境根本无法理解的,等再过几年,境界上去了,才会明白。 事实证明,阿良的说法,是对的。 私底下,宁姚不在的时候,陈三秋便说过,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当个酒肆掌柜的自己,之所以如此勤勉练剑,就是为了不被宁姚拉开两个境界的差距。 剑修对峙,往往不会耗费太多光阴,尤其是只分胜负的情况,会结束得更快,如果不是董画符和叠嶂在刻意切磋,其实根本不需要半炷香工夫。 黑炭青年和独臂女子各自收拢本命飞剑之后,宁姚走入演武场,来到两人身边,给他们指出一些瑕疵。 两人竖耳聆听,并不觉得被宁姚指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