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节 (第2/3页)
哗”,“哗”,“哗”的水声,让人好不厌烦。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主控制室?”杨开问道。 “这个……”华伯涛摇了摇头:“我还真不能给出准确的时间,但既然到了第一道闸门,想必也隔着不远了。” 通过闸门的时间很是无聊,众人也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鸡毛蒜皮的话儿。 第二八六章 血腥大坝(34) 大坝的内部,就像怪兽的肚子一般,五脏俱全。只不过它的五脏,并非有血有rou,而是由钢筋混凝土,水轮机,以及无数根纵横交错的管道组成的。 这些管道,仿佛中医书籍中记载的人体筋络,各司其职,将无穷无尽的能源输送到大坝的各个部门,维持这个庞大机构的运转。 通过第一道闸门之后,从顶端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隧道,杨开眯着眼睛看了看,发现这个隧道很深,里面黑黝黝的,一眼望不到头。隧道的入口,和煤矿工人打基床的勘探点,以及城市底下的防空洞差不多,呈半椭圆形,看样子有些年头了。里面打了很多支架,应该是为了防止塌陷做的三角模子,隧道的地面上积满了水渍,墙壁也湿的脱了皮,在一排排黄色小灯的映照下,水渍中的光点摇摇晃晃,仿佛是乱坟岗中摇摆不定的鬼火,给人一种妖异的感觉。 “奇怪,拦河大坝之中,怎么会有隧道?” 看到这一幕,华伯涛咦了一声,话语中带着诸多的困惑。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来,端详着隧道里的构造。 “没错,是隧道。”华教授喃喃。 “华教授,听你的意思,好像是说这大坝里不该存在隧道?”杨开是个门外汉,自然不懂。 “废话。” 华伯涛转过头来,白了他一眼:“隧道一般都是穿山越岭,从山的一头打穿到另一头,方便火车和汽车通行。难道这大坝里,还能咚咚咚的跑小火车吗?” 经华伯涛一解释,杨开立马明白了。 “说来也是,那日本人为什么还要建这条隧道呢?”杨开问道。 “所以我才表示奇怪呀!”华伯涛摇了摇头:“不过也见怪不怪了,神神秘秘的将研究基地搬到了黑龙江腹地,又不惜人力物力改道江水,然后在这片峡谷中修筑了大型水坝,现在,连隧道都直接在水坝里开挖了。仔细琢磨下,小鬼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匪夷所思,白痴至极。要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言罢,华伯涛唏嘘了一阵,笑容中充满了无奈。 “华教授,我想这一切只有两种可能。” 杨开停下了脚步,说道。 “哪两种?”华伯涛问道。 “第一种就是,731部队的创建者,也就是那个石井四郎,脑袋被门夹了。”杨开说道:“不光是他脑袋被门夹了,关东军的司令,日本天皇,脑袋都被门夹了,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放任石井四郎乱搞一气。” “这个可能性,几乎是零。”华伯涛忍俊不禁。 他忽然发现,杨开这小子越来越有趣了,竟然也学着九筒他们,玩起了小幽默。 “第二种就是,石井四郎的肚子里的确有货。”说到这,杨开眼神一凛:“他出的每一次牌,看似全无章法,实则暗藏后招。也就是说,无论是改道,大坝,包括这个隧道,肯定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 “我喜欢第二种。”华伯涛直言不讳:“同时,我也可以将你的话理解为,在我们笑话别人是白痴时,其实自己才是被蒙在鼓里的白痴。” “华教授,我现在倒是有点埋怨戴笠了。”杨开撇了撇嘴说道。 “哦,怎么说?”华伯涛闻言一愣。 “我埋怨戴笠,为什么找了科学家,医生,军人,摸金校尉,就没再多找一个侦探……”杨开苦笑:“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推理,我可受不了。” “呵呵,同感,同感。”华伯涛大笑起来。跟在后面的众人,亦是纷纷大笑。九筒则乘机表明自己一直都有当侦探的潜质,以前村里二媳妇偷汉子的事儿,就是他最先发现的,还偷窥了一个礼拜,以此要挟儿媳妇也得跟自己耍耍,结果被赵勇德对屁股后头踹了一脚,再不多嘴了。 笑闹之后,杨开端详了一下,发现这个地方很是古怪,除了隧道之外,再无其他入口。于是大家只得硬着头皮钻了进去。 隧道里很宽敞,大概能同时容纳六七个人并肩儿走。 两边的拱形墙壁上,贴满了安全告示牌,但因为时间太久,再加上湿气的侵染,这些告示牌大部分都已经泛黄,剥离。有的一半掉下来了,一半还黏在那里,风一吹,铁皮子就咯嘣咯嘣的撞着墙,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华教授,铁牌子上写的东西,你认得吗?”杨开拧亮了手电筒说道。隧道的天花板上虽然有灯,但亮度并不高,如果不开手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