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节 (第1/3页)
“有惊无险。”张鹤生收起铜钱,摸了摸黑色的短须,笑道。 “好,这句话我喜欢!”杨开也跟着笑了出来,紧了紧肩膀上的枪带说道:“大家都听见了吧?老天爷也是眷顾咱们的,攒点力气多杀几个小鬼子吧。” “是!”众人大喝一声,然后面色转为坚毅,让自己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 他们知道,杨开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给大家打打气。 真正的战场,可不是靠两枚铜钱就能决定的。 而是要用人去拼,用命去搏。一颗子弹,往往就是一条人命。一轮刺刀,往往就是血流成河的局面。 没有死亡觉悟的人,不配当军人。 没有抱着必死之心,和小日本斡旋的,不配当中国军人! 中国军人是什么,中国军人就是狮子,就是老虎,就是倒下也不投降的大汉精神,就是粉碎一切外来侵略着的坚强铁拳。 冷风夹杂着无数颗粒状的碎雪,嗖嗖的席卷而过。但整个小组的行进速度却是丝毫也没有减慢,仿若一只利剑,直插日本人的心脏。 一路上,众人连续几次遇到了流动的冰川,有的甚至前脚踏上去,后脚就从中间裂开,把小组分成了两批,各自站在冰块上,朝着反方向漂去。幸好邱老实为大家准备的两捆登山绳发挥了作用,大家一个个的绑在了一起,这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钢牌上记载的内容一点儿也不假。 等陈天顶到达了地图中内河尽头的位置,却发现,这条河其实根本没到尽头,而是沿着另一条巨大宽广的沟壑继续流动。 沟壑的两边都是坚硬的混凝土,而且似乎加入了钢筋框架和其他特殊材料。不然的话很难想象,一个极寒地带的人工河,会承受得了来自两边冰块的双重挤压。 “日本人真是下了血本!” 看到这浩大绵长的人工沟壑,杨开赞叹不绝的说道。 而陈天顶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他们只是动用了坦克,军队而已。真正花销的钱财,还有人力物力,哪一样不是取自于中国的?” “唉,也不知道,这条河,得葬送掉多少中国劳工的性命!”他的脸上满是不忍的说道。 想到了鳇鱼腹中的那颗来自于劳工的尸体,杨开点了点头:“血债终须用血偿!” 就在此时,空旷的冰川上,竟传来了一阵阵凄厉的鸣笛声。 第二六一章 血腥大坝(9) 就在此时,空旷的冰川上,竟传来了一阵阵凄厉的鸣笛声。 “呜……呜……” “呜……”这声音两短一长,循环往复,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小钢锯条,咯吱咯吱,一遍又一遍的折磨着听者的脑细胞。 “怎么回事?”听到鸣笛声,杨开眉头一皱,下意识的端起了手中的卡宾枪,眼神警惕的卡在了机械瞄具上,后背紧绷,一点儿也不敢懈怠。 而小组中其他士兵亦是举起了各自的武器,粗重的喘息着。 “不对,这是警报的声音。”片刻,杨开沉沉的说道。经历过无数次军事训练的他,对于这个声音并不陌生,只是起初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愣了一下神而已。 一旦回过神来,立即明白了这凄厉笛音的由来。 在杨开的记忆里,警报是一种由特殊喇叭发出的信号。一般用于正规军的三防训练。其次,警报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中,一旦城市受到敌人的空袭,亢长的警报声就会响起,用以提醒居民迅速转移到防空洞逃生。比如几个月前中国空军和日本空军震惊世界的杭州空战期间,整个城市从早到晚,都笼罩在一片凄厉的警报声中,杨开的两位同学,亦在此战中以身殉国。 “杨开说的没错,这声音,的确是警报。”华伯涛声音急促的说道。可随即,这位老教授的眼中便露出了一丝疑惑:“但这警报是做什么的呢?难道我们的行踪被发现了,所以日本人拉响了警报?” “应该不会被发现。”杨开摇了摇头:“先前我用望远镜观察过一次,这附近没有日本人的巡逻哨兵,连瞭望塔都没有。” “我想,日本人拉响警报,一定是另有目的。”杨开说道。 “另有目的……”华伯涛闻言,托住了下巴,陷入了思考中。一旁的陈天顶亦是背着手,在原地左右溜达,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警报声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便如鬼魅一般,在众人的耳边回荡。空气一下子躁动了起来,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 渐渐地,这警报声竟是越来越急促了。 顿时,杨开的心里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警报声在空旷的冰川上回荡,频率越来越急促,而众人穷尽目力,也无法在这白茫茫的世界中窥得任何的异动,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氛,让人只想拔腿而逃。然而这四周的环境,却让人不知道往何处去逃,焦急间众人只得忐忑不安的站在原地,等待着警报下的危机。 出乎意料的是,警报声在响了大约五分钟之后,终于平息了下来。但是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紧接着就是一声巨大的轰鸣声,好像什么机械扭曲的声音,随即就听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