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_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2/3页)

来。

    在深山野林为慕家人挖坟立碑时,她亲自前去送行,发现被斩首的年轻男丁肋下都没有伤疤,正巧陈国公又辞官还乡,她才想到慕玄青兄弟兴许还在人世。

    靠着谢家的人脉网,谢初霁打听到陈国公的落脚点,几次三番寄信前去,终于才撬开陈国公的嘴,得知慕玄青兄弟还活着。

    “我知他处处与我划清界限,是不愿拖累我,可他怎不问问,我究竟怕不怕被拖累?”谢初霁哽咽出声。

    若池青当真是慕玄青,姜言意倒是能理解他为何不愿再同谢初霁有来往。

    谢初霁心性纯粹,可以为了他奋不顾身,慕玄青却不能自私地拖着谢初霁一起入火炕。

    慕家没平反前,他就是一介受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子,加上还有躲在暗处的仇人,他不敢冒这样的险。

    事情若是败露,谢初霁犯下的就是杀头大罪,整个谢家也会被拉下水。

    至于现在慕家已经平反,慕玄青却还是不肯同谢初霁相认,姜言意就想不通了。

    只不过池青就是慕玄青的事只是她们的猜测,还没有证据。

    姜言意问:“你如何确定池青就是慕世子?”

    谢初霁双颊坨红似醉了,眼神却再清醒不过,她似笑非笑看着姜言意:“你会连自己的心上人都认不出来么?”

    这话成功问住了姜言意。

    双胞胎便是再像,细微处也会有不同。

    谢初霁叹了口气,面上有了些认命的神色:“说我冥顽不灵也好,顽固不化也罢,只要确认他身上究竟有没有疤,我就能知道究竟是不是我认错了人。”

    姜言意觉着以封朔和池青的关系,他应当清楚池青究竟是不是慕玄青才对。

    当晚谢初霁离开后,姜言意就写了一封信,第二日拿去隔壁封府,托人带给封朔。

    渝州战乱,驿站已经不送寄往渝州的信了,但封府肯定有同渝州联系的法子。

    姜言意把信交给福喜时,福喜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姜言意分外尴尬。

    她寄信过去可不是同封朔诉说相思之情的,只是想问封朔关于池青的事。

    渝州连日苦战,朝廷重骑势不可挡,接下来数日渝州城都高挂免战牌。

    朝廷重骑猛攻过几次,都被城楼上的炮火给压制了下来。攻不破城,朝廷大军便从粮道下手,从南方走水路运往渝州的粮船和药材在半道被截,一时间渝州又陷入了险境。

    主帅帐中灯火彻夜未熄,幕僚和武将们在帐内各坐一边,共商对策。

    “……属下以为,是时候将新帝宠妃乃前朝公主一事昭告天下,必然会在朝臣中惹起众怒,可以此来牵制新帝。”

    “不妥!前朝旧部既想反宣复齐,他们潜伏在京中,熹妃又是新帝枕边人,这就是一把藏在暗处的剑。把剑拿到明处,这柄利器就没用了!”

    “此言甚是,揭露新帝宠妃前朝公主的身份,新帝无非两条路可走,其一是承认宠妃的身份再行封典礼,以昭仁德之心;其二是赐死前朝余孽,新帝照样能像对待高家一样,言自己事先并不知情,从而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故此,揭露新帝宠妃身份一计,不可取,不可取!”

    一名上了年纪的谋士一边摇头一边道。

    “这……新帝抄高家为慕家平反,已在民间积攒了不少名望,我等出师的名头虽和樊威等人统一了口径,以新帝让利番邦、谋害忠良为由,可樊家在大宣朝那是人人唾骂的鼠辈,这出师的缘由,难以叫人信服。如今粮道被断,在中原征粮艰难。”又一名谋士止不住地叹息。

    萧邯出列道:“王爷,卑职愿前往川西征粮!”

    他在川西备受拥戴,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