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节 (第2/3页)
着眼前的粥碗里不仅是白米,还有rou,几乎是狼吞虎咽,一口下去一碗粥就去了小半碗,酱香饼的香味她也从来没闻到过,直接用手拿着咬。 像极了一只饿久了的小动物,面前突然摆上两盆rou,不知道该先吃哪一盆。 姜言意原本多做了一份,打算吃完了拿去给封朔拿去,结果一顿饭吃完,她发现这小丫头饭量惊人,把封朔的那份直接吃掉了大半。 第109章 小姑娘说要与姜言意为奴十年, 为避免意外,还是得去官府备案。 每家每户有几口人,官府那边都是有记载的, 这也是遇上全城搜查时官兵挨家挨户查问户籍的依据。还有一点则是, 官府能辨别户籍文书的真假,以防上当。 小姑娘说自己没名字, 姜言意看了她的户籍文书,发现她爹还真没给她取名, 文书上姓名一栏直接写了个“霍丫”。 姜言意让郭大婶带着霍丫去官府, 把霍丫的卖身契过户。 等人回来了, 她问霍丫:“你想不想改个名字?” 霍丫有些费解:“我没名字。” 她跟着她爹走镖多年, 也跟一些大户人家家里的奴仆接触过,知道一旦签了卖身契, 主人若是不满意奴仆的名字,可以直接给奴仆改名,当即道:“东家给我取个名吧。” 她听郭大婶和秋葵都管姜言意叫东家, 便也跟着这般称呼。 姜言意想了想,问她:“你生辰是何时?” 霍丫大半张脸都掩在碎发底下, 她道:“不记得, 我爹说, 刀口上舔血挣钱的人不过生辰, 否则短命。我只听我爹说过, 我娘是在初春的芦苇地里生下我的。” 初春的芦苇都还是一片嫩芽, 古诗中管初生的芦苇叫“葭”。 姜言意道:“叫蒹葭如何?葭便是芦苇。” 没长穗的荻的称“蒹”, 不管是荻还是芦苇,在早春都是一片生机盎然。 “霍蒹葭?”霍丫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点头:“这名字好听!多谢东家赐名。” 姜言意见她喜欢这个名字, 心中也高兴,想到她穿这一身脏兮兮的衣裳去面坊做事也不方便,道:“一会儿你梳洗干净,换身得体的衣裳再去面坊。” 姜言意身量高挑,霍蒹葭身形娇小,姜言意的旧衣裳她穿不了,只能穿秋葵的。 秋葵倒是大方想把自己的新衣拿给她,可惜她入冬后胖了不少,霍蒹葭瘦瘦小小的,穿上秋葵的新衣太大了,只有还在西州大营时姜言意买给秋葵的那身冬衣才勉强合她身。 姜言意领着霍蒹葭去隔壁陈娘子的铺子里,让陈娘子给她量身,做两件新衣。 霍蒹葭一开始还抗拒陈娘子的触碰,知道姜言意的用心后,才配合了,只不过一直闷着不说话。 陈娘子给霍蒹葭量尺寸,自然也发现了她从左脸一直蔓延向脖颈的红斑,她当着霍蒹葭的面没说什么,只在姜言意付定金时才道:“我知晓你是个心软的,不过这世上苦命人多了去了,你买的婢子还是要买得用的。” 在陈娘子看来,秋葵是个缺心眼的,这个丫头瘦得跟猴儿似的,不知能做什么,脸更没法见人,若是去如意楼做事,怕是得吓跑客人。 姜言意道:“我有数,劳烦陈jiejie先做这丫头的衣裳。” 不然霍蒹葭只有那一身衣裳,没法换洗。 陈娘子无奈道:“我省得。” 等出了成衣铺子,霍蒹葭才对姜言意道:“东家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爹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是来报恩的,东家不必对我这般好。” 姜言意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习武之人的耳力,她跟陈娘子在铺子里面说话,当时霍蒹葭在门口看料子,她们说话的声音也不大,她竟然全听见了。 姜言意道:“不是给你一个人做的衣裳,在我这里做事的伙计都有。” 听到这个答案,霍蒹葭愣了愣,最后只道:“东家是个好人。” 当天下午霍蒹葭就被带去了面坊。 邴绍盯人盯了好几天,来给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