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6节 (第5/5页)
最后一句话时,声色俱厉,掷地有声,就仿佛是平地之中一声雷鸣似的。 王长龄和龙云听完这一番话,二人都有极深的感触,既然敌人胆敢屡次使用下三滥的手段,中国凭什么还要一忍再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才是战场上的法则。 “即刻拟定命令,我吴绍霆授权启动‘绿魔计划’。” “绿魔计划”指的正是去年德国秘密赠送给中国的一批毒气弹,这批毒气弹是目前德国最新式的氯气毒气弹,散发的气体是黄绿色,所以才被设置为“绿魔”代号。之前因为朝鲜战争进行的比较顺利,所以暂时没有使用这种容易招致非议的武器。 然而,随着英军和俄军加入战场,使得原本顺利的战局一下子变得拖拖拉拉,甚至还导致国土沦陷的局面。尽管严格的说,现在战场局势还没有到达失控的局面,可身为中华民国最高元首的吴绍霆,已经不再希望这场战争继续拖延下去,势必要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来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这次发生在吉林省的一连串惨案,正好给了吴绍霆一个使用毒气弹的理由和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是你们不仁不义在先,如此恶意的屠杀我中国国民,那我必然要以十倍的代价让你们付出。”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王长龄和龙云必然会劝说“元首三思”,可是考虑到一伙沙俄人正在吉林省内施暴,如果不给予一记沉重的反击,中华民国的尊严何在?中央政府该怎么向遇难的老百姓交代?一个不能保护国土、保护国民的中央政府,还怎么配存在? “是,我马上去拟命令。”龙云肃然应道。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5章,三个月结束战争 两天之后,从潍坊军事基地发出了三艘中型飞艇,装载着德国赠送的三百六十五罐氯气钢弹,以及第一批三千副防毒装备,向着平壤前进。不仅如此,经过半年时间培训并且一直隐藏在南京江北大营的中国首支毒气部队“绿魔部队”,在德国化学专家的带领之下,乘坐火车前往平壤。 这些德国化学专家之前受国防部委托,一边在国防大学担当教授,一边暗中培训“绿魔部队”。如今总算派上用场,他们自然愿意在这些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一展身手。 绿魔部队和德国化学专家之所以乘坐火车,而不是选择更快捷的飞艇、轮船,主要是考虑安全问题。如今黄海海域随时都有敌人舰队出现,再加上驱逐舰有防空设备,因此飞艇横跨海洋也变得不是绝对安全。 无论是外籍化学专家还是绿魔部队,这些可都是投入重金培养出来的人才,宁可延迟几天,也不可置于冒险。 既然使用化学武器,理所当然也应该具备化学武器防范装备。去年德国在赠送这批氯气钢弹的时候,顺带附送了一批防毒气装备,不过数量并不多,仅仅是让中国工厂照着这个样式来仿造。好在国防部一些有识之士经常关注欧洲战场的战况,知道化学武器的危害甚大,因此在去年国防预算当中特意划出一笔资金,用以生产防护设备。 虽然生产的数量并不多,但好歹可以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潍坊军事基地的防护设备分三次运输,南京储备的防护设施则在五天之内全部运抵平壤。总计两万套防护装备,只能配给最前线的作战部队和指挥官。 六月三日,南京总统府,冯国璋在西朝房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到场记者公布了发生在吉林省内一系列惨案的第一阶段报告。虽然目前吉林、珲春和延边仍然在敌军占领之下,这份报告大部分是通过幸存逃亡者的口述,以及情报人员冒险潜入实地拍摄的照片,但是任谁都无法质疑这份汇报的真实性。 因为就在昨天上海一份美国报纸上,刊登了一名英军上尉的文章和一张照片,正是吉林城街道上排列的少年孩童尸体的一幕。这名英军上尉严厉批评沙俄士兵军纪败坏,纵然战争存在对平民百姓的误伤,但再怎么误伤,也决不能伤害老弱妇孺。 冯国璋在发布会上只演讲了几分钟,因为激动的情绪再加上带有病症的身体,很快因为气喘而险些晕倒下去,被侍从官急忙搀扶离场。退场之前,他仍然挥舞着颤抖的拳头,用虚弱而嘶哑的声音喊道:“耻辱,人类的耻辱,什么样的军队才做出如此下作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