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9节 (第3/5页)
答复。 直到最近一次谈判会议上,陆宗舆突然站起身来,冷不丁的抛出一句话:“时至今日,谈判已有半月之久,我方提出的要求和态度清晰明了,若诸位还不清楚的话,我由衷建议诸位打道返回,等好好学习了汉语之后再来谈判。” 说完这番话之后,他直接转身退场。其余中方人员紧随其后离开,只留下一众日本人在原地发呆。 当天下午,日方代表紧急联络国内告知此事。很显然中国外交部已经不稀罕再谈下去,同时也间接的表明中国在战场上进行入侵的决心。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因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前后已经投入十一个师团的兵力,其中三个师团全军覆没,如果不能继续和谈下去,剩下八个师团永远不可能撤回本土。 加急电报在第二天转发到东京,一个小时后大正天皇立刻召开枢密院会议,听取元老顾问们的意见,随后又紧接着召开御前会议,宣布和谈的最终决议。大正天皇要求内阁大臣必须接受中国提出的条件,尽快将前线的将士撤回国内。 就在交代完毕之后,大正天皇突然做出诡异的举动,他站起身来扯掉坐塌前面的帘子披在肩膀上,双手插腰摆出了一副准备御驾亲征的姿态。 所有大臣见此不仅一惊,随即各自摇头叹息,他们都知道天皇陛下的顽疾又犯了。 皇家侍从连忙将大正天皇带出会议室,送到寝宫去休息,并且吩咐御医前来调药。 自大正天皇登基以来,儿时所患脑膜炎后遗症再次病发,经常会在严肃的场合做出违背常理的举动。甚至连西方国家的报纸都曾经报道过著名的“望远镜事件”,当时大正天皇出席盛大的国政议事堂会议,却拿起诏书卷成望远镜四下观望,顿时引起一片非议。 很显然这次向中国求和的事件对大正天皇刺激不小,因而再宣布这丧权辱国的决定时,诱发了精神状态失常。 在目送大正天皇离去之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悲伤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多灾多难的时候……” 其他内阁各省大臣深有同感,纷纷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52章,迎回李熙 四月十六日,日本议和代表正式与中国签署停战和约。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轰动一片,中国与朝鲜的老百姓们欢欣鼓舞之极。 在和约的附加条款里面明确规定,中日双方分别以春川和旅顺为停战区域,双方军队立刻停止交火。日方需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所有军队从朝鲜撤离,在撤离前的这段期间,双方军队不允许发生任何摩擦。 中日双方俘虏人员的交回工作以日本支付第一期赔偿金为准,届时中日双方在规定停战区内履行俘虏交回事宜。但是中国额外要求,日方必须停战生效之日先行释放所有被俘军官,并且送回朝鲜国王李熙及其他王室成员。 关于朝鲜南部、旅顺、台湾和对马岛的交接工作,先有行政官员进行公务交接,等到日方所有武装力量撤离之后,再由中方军队接手。所有这一切的交接工作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旦逾期中方有权采取军事干涉措施。 当陆宗舆与日方议和代表团主席伏见宫贞爱亲王分别在彼此的和约文本上签字时,两个人的心情截然不同。陆宗舆不得不感慨,这是自己出任外交官以来第一次与外国签署的战胜国和约,是自己代表国家、民族的一次“挺直腰板”的外交活动。 短短几个钟头之后,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传遍整个中国,大街小巷到处有人奔走通知,这等盛大的好消息生怕不能告诉全世界的人。 中午十二点整,聚集在春川附近的中日双方部队,各自接到上司的命令停止作战。 军用广播循环播放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那些坚守在前线的士兵们一个个自豪不已,正是他们打败了小鬼子,为祖国、为民族争取到一份难得的荣誉。 没过多久,日本陆军大臣上原勇作与参谋本部总参谋长长谷川好道带领朝鲜国王李熙等人,在平汉铁路抢修连接完毕后,一行人前往平壤。蔡锷于三天前刚刚将在平壤设置统帅部前沿参谋部,此时他人正在平壤城内。 上原勇作等人抵达平壤是下午四点钟,蔡锷派遣一名参谋官到火车站接应。朝鲜临时执政府驻平壤先行政府代表团的官员们,也纷纷赶到火车站迎接朝鲜国王李熙,许多在平壤的朝鲜平民们听说了消息,很早就聚集在火车站外恭迎国王的归来。 参谋官代表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