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8节 (第5/5页)
南亚诸国自古是华夏番邦,在西方侵略者肆掠之时,就必须有一个强权手腕的领导人挺身而出,带领我们中国恢复华夏大国的威风。用铁和血换来新的国家命运!” 到了三月底时,就连外国报纸也开始报道关于中日战争最新的消息,而在这些内容当中不得不提到亚洲新生的强力领袖“吴绍霆”。 “尽管中国人已经过度狂妄,可我们必须承认元首吴绍霆带领中国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美国《华盛顿邮报》时政版的一篇文章末尾是这样写着。 最近一期《时代》周刊再次将吴绍霆的肖像做为封面,这次的肖像上吴绍霆左手拄着一把军刀,右手紧握着中国特色的“绍霆”式自动步枪,很明显是在暗示新一代的“战争狂人”。而在周刊内容里面,著名的国际政治新闻记者豪不保留的写着:“如果要在最近一百年里找到一个类似的人,我相信只能是拿破仑·波拿巴,吴绍霆的的确确是中国的奇迹制造者。” 南京中央政府一直在监控外界舆论,不过这并不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从三月中旬到三月二十五日,中日双方一直以电报通讯为主,协商停战议和的相关事宜和正式外交会谈的安排。直到二十六日日本大正天皇召开最终御前会议,正式确定终止战争,与中国达成和议。 到了三月二十八日,日本外务省特派官员乘坐美国商船抵达上海,南京外交部派出副部长陆宗舆和顾维钧前往上海,双方于万国大饭店内展开首次议和谈判。 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早已经遵照吴绍霆的吩咐,准备了一份和谈的条件。 这份条件包括日本从朝鲜撤军,取消在朝鲜的所有特权,承认朝鲜独立的国家主权。同时归还台湾、澎湖列岛等所有之前从中国窃取的领土,赔偿战争军费三千万美元。中日朝三方签订《军事戒备条约》,中朝双方限定朝鲜海峡为海军共同警备区,在条约生效期间,日本任何武装力量不允许进入朝鲜海峡范围。不仅如此,在《军事戒备条约》里还规定,割让日本对马岛归属中国所有。 日本方面事先同样做好相关谈判准备,根据日本内阁会议定下的要求,和谈代表团在台湾和本国领土问题上绝不能退让,最多承认朝鲜国家独立,或者进行适当的军费赔偿。如今日本已经失去朝鲜的统治权,如果再失去台湾,本土必将彻底陷入资源匮乏,不仅对战后恢复造成严重的创伤,对国民信心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二十八日当天,中日双方直接交换了彼此停战的意见,日本对中国提出的要求当场否决。不管是交还台湾,还是割让对马岛,这些都是日本内阁明令要求的禁区,即便是中国提出的战争赔款也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三千万美元几乎可以抵掉政府发行的一期公债了。 第一天谈判未果,双方立刻电联各自本国国府,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南京方面在几个钟头之后就给予回复,冯国璋亲自批示,此次和谈条件是中方最低限度,如若日方不肯接纳,那就无从再谈。这份电报甚至没有加密电文,任由日方特务监听得手,摆明就是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几天和谈当中,中方坚持原条件一步不让,而日本代表则不得不改变态度,尽量提高筹码以求达到目的。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50章,军团行动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在朝鲜作战的进度一点都未放松。对于每一个中国士兵而言,他们不会因为长达一年的作战而感到疲惫,更不会因为有和谈的消息而消极作战。在全国上下疯涨的民族主义熏陶之下,士兵们巴不得能打到东京去。 在他们看来,自己正在完成一项壮举,是改变中华民族近一百年来受屈辱的历史,是弘扬国威、恢复大国地位的奠基者。尤其是长久以来接受部队文化部、宣传部的教训,深刻了解区区日本弹丸倭国在中华土地上犯下的罪行,于是在战场上更是兼怀着一股复仇心理。 民族主义和复仇心理,两大极端情绪成为战争机器最有效的润滑剂。在还没正式谈判之前,国防军和三十八师已经攻破了日军第二道防线,驻守第二道防线的第十师团残部无路可逃,除了少部分人决死到底,其余大部分都向中国军队投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