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节 (第4/5页)
彻底瓦解。 在这次“收网计划”中,西北、西南各省的小军阀只不过是陪衬,吴绍霆真正要开刀的正是这四省的官僚势力。 安徽省省长倪嗣冲在十二日当晚即被特别行动队秘密潜入官邸逮捕,至于共和国卫队安徽省司令部也在第二天早上遭到军统局查封,前后拘禁了三十多名校级以上军官。为了警惕行动遭到暴力反抗,中央第二集团军和北方军事管理局出动了两艘飞艇进行空中支援,并在城外集合了一个宪兵团随时应付突发事件。 尽管倪嗣冲对北京事件有所预感,但毕竟认为自己这些年无功无过,南京中央政府即便要下手也应该去对付那些跟洋人勾结的小军阀,因此并没有过多提防。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倒头来却在睡梦中被劫持,真正是后悔莫及。 河南、河北两省是两天之后陆续展开行动,只是这个时候两省大大小小的官僚们早已听说倪嗣冲被捕的消息,一时间又是惶恐又是惊怒。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决心来一场玉石俱焚的对抗,毕竟就算自己豁出性命也未必能得到什么结果,有先见之明的官员马上递交辞呈,并主动带领家人前往南京寓居。 在河南、河北的行动要比逮捕倪嗣冲困难许多,不仅仅是负隅顽抗者多了许多,一些中情局“天网”黑名单上的官员也突然失踪。特别行动队一边要弹压兵变,一边又要追捕那些逃跑的官员,着实花了不少功夫。 不过好在行动之前准备充分,哪怕多消耗一些人力物力,最终还是确保任务完成。 除了在军事进攻中击毙的叛乱分子之外,河南、河北两省包括省长和军务总督在内,一共拘捕了一百二十二名涉案人员,将近四个团的军队被强行解除武装并执行营内禁闭。为了看押具有高风险的军队,北京、南京、武汉三地紧急调动了六个宪兵团介入其中。 至于江西的情况,因为考虑到北洋公党和冯国璋直系的原因,并没有像对付倪嗣冲、赵倜等人那样采取强行行动。吴绍霆亲自与江西省长李纯电联,要求由李纯来下令拘捕一直盘踞在江西省内的卢永祥、傅良佐、唐天喜等人。 尽管卢永祥、傅良佐这些人已经被授予国防部军职,可实际上这些人一直未曾到南京国防部任职,只不过是摇领了虚职。严格的说,卢永祥早已失去了军权,自从杭州会战结束后,他带领残部逃入安徽,随后被倪嗣冲强行收编了残部,为此还发生了口角冲突,最终转道来到江西与昔日皖系的部分势力会合。 而傅良佐、唐天喜二人自广东战争失利,所属部队一直退避在江西省内。全国整编完成之后,他们的部队被编入共和国卫队江西司令部,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那时李纯忙于应付省内省外的大局变动,根本无暇顾及傅良佐、唐天喜等人,只能熟视无睹。 只是话说回来,对于这次吴绍霆突然发来的电报,李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之。 最近国内的大变动他心知肚明,这很明显是一场中央政府精心策划的清扫行动,不管是真正的隐患还是潜在的威胁,中央政府为了能集中心思应付欧洲大战,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否则祸起萧墙之时必是一场颠覆国家的大灾难。 可一想到吴绍霆让他亲自下令逮捕傅良佐、卢永祥等一干人,他总觉得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再者他帮中央政府处理了这批人,倒头来中央政府会不会更容易处理自己,这才是最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最要命的一个问题。 虽然江西省府内有不少亲信劝慰,说中央有冯国璋坐镇,李纯是冯国璋的心腹干将,吴绍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不给冯国璋面子。 但李纯可不是傻子,他看得出来只要吴绍霆认准的事情,一千个一万个冯国璋都拦不住。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1011章,风卷残云 江西的事情一直拖延到十二月中旬,就连唐天喜、傅良佐等人都听闻了风声,可是李纯迟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一味的犹豫不决,任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这几日卢永祥、唐天喜和傅良佐匆匆忙忙的碰了几次照面,商讨到底该如何应对。 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商讨对策,还不如说是满腹牢sao。好歹这些年他们安安分分恪守规范,大事不敢做,小事不插手,偏偏仍然逃不掉成为元首的眼中钉,这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如今该整顿的都整顿了,放眼全国上下都是中央的势力,还能如何谋求生路? 接连数日讨论对话,可终于还是没有结果,单凭手底下这点人要想闹出什么事来,简直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