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3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9节 (第4/5页)

胜利,宣告日军第一道防线出现撕裂口,同时也是市场花园行动首轮告捷。

    这场会战的战略意义可谓是整个中日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战以后,日军在朝鲜部署的作战计划彻底进入战略防守,再无主动反击的可能性存在。不仅如此,控制中朝边境重要的铁路枢纽,为中国军队向朝鲜腹地深入提供了便利,更是直接威胁新义州、惠山两处的日军防线,江界的中国军队可以随时截断新义州或者惠山的后路,让这两地彻底孤立无助。

    在江界会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对紧锣密鼓筹划的“东亚经济复苏计划”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使得德国方面对这次投机计划更有信心。

    十月下旬,中德双方在奉天正式签署了一份协议,史称为“奉天合同”,这份合同书被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认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刻意策划的经济作战实例。

    十一月一日,“东亚经济复苏计划”正式开启,中国国防部经济战略办公室与德意志银行共同建立了一个海外办事处,按照之前确立的经济运作方案一步一步执行。

    马寅初决定在一九一六年年初时完成迫使日元汇率上升的计划,为了避免行动太过刻意,中国、德国不会直接调整汇率,而是利用英镑和美元在瑞士、美国、中欧和中东等国家策划一场金融市场由弱渐强的地震,先让这些国家的日元汇率发生改变,然后中国、德国在紧随其后调整汇率。

    为了达成第一阶段计划,德国、中国共同出资两亿英镑,利用多个海外办事处开始缓慢的收购日元,大约两个月之后日元市场就能初见倪端,而继续坚持一个月下去,日元市场的波动将会非常巨大。

    不过中德双方对于第一阶段行动都不敢掉以轻心,不仅仅这是整个计划开始执行初期,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明白,第一阶段的投入要等上很长时间才能有所汇报,甚至还要做好前期亏损的打算。毕竟大肆收购日元迫使汇率改变,这些日元迟早会贬值,两亿英镑的投入能收回一亿已经算是不错。

    至于炒作国家黄金价格的事宜则大部分交给德国私人财阀来布置,德国财阀会利用私人关系以及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的关系,先制造一批并不存在的纸黄金,利用纸黄金吸纳的资金再来打压国家黄金的价格。

    虽然这同样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但是一旦cao作成功,半年之内就能获得丰盛的利润。

    因此德国财阀在投机黄金上显得更加积极、更加卖力,几乎拦下这个分拆计划中的大部分业务。中国当然也会投入其中,毕竟趁着黄金低价时大肆收购黄金是一件乐得其所的事,不过能收购多少只能看之前放出多少。或许比不过德国私人财阀,但多多少少是一块rou。

    就在“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开张之后不久,朝鲜战场上再次爆发了一场大战,国防军第四师经过半个月的潜行深入,突然出现在卧榻峰东侧一百余里开外的东兴里,并以东兴里为踏板,向刚刚从江界撤退到熊川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发动一场突袭。

    这一场突袭几乎导致第十六师团生力军全军覆没,若不是附近的第十师团一个旅团快速赶来支援,只怕第十六师团很有可能就交代在这里。在第十师团的掩护之下,第十六师团的残部仓皇逃至第二道防线后方。

    久经波折的第十六师团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经过清点才发现全师团编制缺额三分之二,这还是将伤兵算在其中。不得不说,第十六师团经过五个月的鏖战彻底被打残废了,最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由于国防军第四师的突然挺进,并且顺利的将战线推至妙香山、卧榻峰一带,日本方面不得不终止第二道防线的后续工程,仓促的调集兵力进入防御工事布防。尽管咸兴至芥川的防线没有完全竣工,但按照之前预计的计划,这道防线已经可以投入实战应用。

    只是做为仓促的应对之策,第二道防线不仅缺乏足够的兵力驻守,同时所有阵地工事还是沿用旧式的工程理念,比如没有专门用以防止空袭的掩体,没有设置前沿障碍物阻挡装甲车等等。即便日本工程师已经知道这些缺陷,可无奈第二道防线早已开始动工,一旦地基打下去,要想修改就必须重新开始,很显然日本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