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9节 (第2/5页)
式短兵交火,这是自从满铺围歼战结束之后数日以来,中国军队发起的首轮总攻。之前几天全部是炮兵大展身手,毫不保留的压制江界城。积累了好几日的士气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中国士兵们的喊杀声如同决堤洪流,呼啸的扑向日军脆弱不堪的阵地。 装甲团第一营冲在最前方,十五辆装甲车的机关炮喷射火舌,掩护后方的步兵向前挺进。到第一营的战车越过日军第一段战壕时,接踵而来中国士兵纷纷跳进战壕,散弹枪、刺刀、自动步枪疯狂的拼杀着。 面对士气如虹的中国军队,日本守军根本毫无反击之力。 第一营营长陈午马在指挥车内看着前线的战况,很快下达新的命令:“我们的战车在西北方向建立火力支撑点,挡住那里的两挺重机枪。不要急着向前面拱,要先站稳脚跟,等步兵彻底清理干净外围战壕后再进攻。” 传令兵在步兵的掩护下把命令传达到各战车,第一营很快执行新的战术,十五辆车在日军第一线战壕后方占据有利位置,以机关炮提供强大火力,压制更后方阵地的日军兵线。不仅如此,战车站定位置之后宛如一座坚固的碉堡,为后续兵力提供掩护。 正当装甲团第一营推进到目前阵地时,更远处的第二营、第三营也压了上来。 在装甲车后方的步兵越来越多涌入日军阵地,整个过程几乎只用了半个小时不到,日军阵地在强大的攻势之下简直形同虚设。 快到十一点时,中国军队基本上完成了对西郊日军阵地的分段切割。 与此同时,即便是担任策应任务的南北两路进攻部队,在看到西边主攻部队进展顺利之下,同样也开始发起强攻。 江界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如今战斗力只剩下一半不到,面对三面包围还有炮兵不断轰击,所有旅团、联队和大队司令部都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 师团总司令松川敏胤从八月中旬开始就在不断要求增援,除了得到一些补充兵和第十八师团一个联队的增援之外,再也没有更多的兵力赶到江界。如今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中国军队切断了后方交通线后,甚至连补充兵都无法开赴前线。 面对越战越勇的中国军队,第十六师团反而是越来越弱,这种此消彼长的状况正在快速的让江界陷入深度困境。 当中午时师团司令部收到江界多处郊区阵地告急的消息后,松川敏胤不得不做出一个决断,决定放弃江界,以保存第十六师团生力军为首要任务,下令全军由江界东部突围,先行退往卧榻峰以南,同时在卧榻峰山区设置一道临时防线,用以接应和掩护后续撤离部队。 然而此时让他最感到担忧的问题是,从六月开战直至今日,第十六师团在火线上伤亡的兵员数量庞大,目前大约一万以上的伤员,其中有四千多人无法行动自理。中国军队都已经逼近郊区,第十六师团根本无法组成有力的防守,拖延时间来转移伤员,相反极有可能因为伤员的拖累而导致更多的伤亡。 经过半个小时的思考,松川敏胤最终决定放弃伤员,他让战地医院下达最后的通知,对于无法行动自理的伤员提供两种处理办法,给所有还能使用武器的伤兵一支枪,要么选择自尽,要么选择殊死抵抗。 在接下来的一下午时间里,江界城内慌乱不堪,而战地医院里更是上演了一幕惨烈的景况。一些不能动弹的伤兵要求长官结果自己的性命,长官在进行了简单的仪式之后,用手枪在这些伤兵的脑袋上打了一个洞。 另外一些还有一定行动力的伤兵,被分配到城内各个死角埋伏,有的人抱着一颗手榴弹,有的人端着步枪,还有人的把炸药包放在自己身下。 即便是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当中,也不乏会有贪生怕死之辈。 战地医院里不止有枪声,还有哭泣声和哀求声,但是这些最终都是被枪声代替。 傍晚时分,第十六师团开始执行撤退计划,工程大队和交通大队一边在城内布置临时防线,一边转移重要设备、物资和司令部架设等等。在外围郊区兵力渐渐向城内收缩,准备以巷战拖延时间。 松川敏胤另外下令,派出爆破队将江界城内的重要机构全部炸毁,比如邮电设施、火车站、铁轨车皮或者一些大型工厂。整个江界不仅承受着中国军队从外面打来的炮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