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1节 (第4/5页)
京的行营,在职能上与国防部近乎一样,在职权上却甚至高于国防部。 因此,北京大本营成立已经影响国防部许多官僚阶级的利益,尤其是那些骨子里依旧不满吴绍霆的人,总觉得北京大本营就是吴绍霆私有化的小集团,既然现在没能力对付吴绍霆本人,那从诸如此类的小集团下手又有何不可?不仅能消弱吴绍霆的权力,还能巩固个人利益,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北京大本营存在的矛盾由来已久,庆元会议事件时就已经有民主人士反对这种私有化的军事系统,然而随着庆元会议遭到封杀之后,这种反对声渐渐被人们淡忘。如今北大门暴动事件与官僚子弟胡作非为,仅仅是北京大本营矛盾的导火线,张汉举、倪映典二人在其中扮演的不过是催化剂的角色。 随着对北京大本营猜疑的流言蜚语在国防部各部门之间传播,这种矛盾渐渐从沉默中复苏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旧事重提,私底下纷纷议论着北京大本营的种种弊端。当然,议论北京大本营的人大部分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也所以不会在乎北京大本营好的一面,反而一直揪住不好的一面大肆抨击,甚至根本不在乎这些抨击是否属实。 在国防部针对北京大本营的风波当中,主要的官僚渐渐转移到北洋中央系的旧部,比如之前在四川战争中战败被俘的伍祥桢、吴凤岭,以及被架空实权的傅良佐、唐天喜、卢永祥等人,其中还有地方军阀派系,云南的李鸿祥、贵州的刘显世。这些人要么是为了个人利益,要么是对吴绍霆怀有不满,要么是见风使舵、煽风点火之辈。 不过到目前为止,所有在诋毁北京大本营的人都仅仅只是发牢sao,散播一种不利的舆论氛围而已,并没有形成一个凝聚在一起的政治意见团体。在他们看来,如今吴绍霆的势力根深蒂固,没必要跟对方正面作对,无非是借助这次风波把心中的不满找个机会发泄出来。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79章,风声 尽管市场花园行动被统帅部和吴绍霆寄予厚望,但在行动付诸实际之前,各路作战部队同样还在继续保持顽强作战的态势。国防军第四师和三十六师早已接到命令,正在向延边汇集并陆续通过三十八师开辟的交通线抵达白岩、三池渊。 集团军司令部的已经将统帅部的战略调整提前通知到各路部队,今后作战的重心将会向东北方向转移,也就是三十八师、三十六师和国防军第四师在惠山的战场。这个消息对于在新义州战场鏖战整整三个月的三十四师和三十七师来说,或许算得上一个好消息,士兵们总算可以喘口气好好休息一番,但事实上对三十四师、三十七师的诸多军官来说,他们付出最多努力,却最终为别人做嫁衣。 在八月初时,为了重新振作新义州战场的士气,集团军司令部对三十七师和三十四师的作战单位进行了一番整顿,提拔了一批优秀指挥官,颁发了一批勋章、奖章,同时还配送了一些啤酒、果汁等食物到前线改善伙食。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随同这一系列措施之后的同样还有一份进攻命令,要求新义州战线在一周之内推进城区。 三十七师伤亡最严重的装备团,在完成整编之后合并了三十四师的两个加强营和几个独立营,这些营级单位都是缺额严重的部队。合编之后的装备团升级为独立装备旅,孙连仲连跳两级荣升旅长。至于因为执行渡江作战和山地狼行动而闻名遐迩的冲锋队,正式被授命编成为“特别舟艇行动队”,预计总编制定位一千人,目前编制五百人。 尽管胡宗南负伤在身,但好在没有生命危险,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修养已经大有好转。三十七师师部为胡宗南办法了一级银鹰勋章,升中校军衔,并授命其出任特舟队总指挥官。特舟队归属独立装备旅旅部直辖。 由于之前三个月的战事已经把阵线扩大到整个山区,日本在完成新义州古城防御工事抢修之后,果断下令放弃山区阵地,转入古城阵地固守。对于日本守军来说,虽然山区阵地有许多地理优势,树林、丘陵都能构成天然的掩护据点,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缺点,比如因为林木茂密而容易让中国军队渗透到后方、侧翼发起偷袭和破袭,再比如一旦部分阵地失守就会丧失有利的火力视线。 再者在重火力支持上面,第十六师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索性放弃山区阵地转入更开阔的城区阵地,这样在正面战场上让中国进攻部队暴露在开阔的地带,由此可以更有效的制造杀伤力。同时还能利用已经放弃的山头来阻挡大部分从北岸打过来的炮弹,无疑是一种投机取巧似的扭转局势。 经过三天休整和整编,三十七师和三十四师于九月十五日发动了一次联合进攻。 独立装备旅与第十五独立旅一次性投入将近三千兵力,由山区东北方向切入作战,尽管避开了日军正面的许多重火力,可仍然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