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3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3节 (第6/6页)

,自然会继续向日本进行援助。而一旦日本经济发生大崩盘,英国的所有资助都会如同丢进汪洋大海一样,很快会动摇本国的经济根本。到时候的结局就是整个协约国经济崩盘。”

    菲利普上校对吴绍霆这个说法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不过他还有疑问的说道:“可是英国未必会当这个冤大头,也许在他们感到自身经济难以为继时,会直接选择停止向日本援助。”

    吴绍霆说道:“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其一可以说明日本经济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其二英国同样陷入了财政困境。协约国的英国、日本无力在维持大规模作战,这协约国崩溃又有什么区别呢?即便英国看破日本这个流血不止的伤口,但是如果英国对日本见死不救,同样会似的协约国内部发生严重矛盾,尤其在协约国现在最需要士气的关键时期,这无疑是一次灭顶之灾似的打击。”

    菲利普上校和马克西米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对这个说法感到没有异议。

    在思索了一会儿之后,马克西米又问道:“那么,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关心的还是如何达成这样的经济破坏效果。总不能说让我们听了一个框架以及一个假设的结局,就能说服我们德意志帝国毫无顾虑的支持这个计划吧!”

    吴绍霆笑着说道:“这是自然,马主任,把书面计划说一说吧。”

    马寅初遵照吴绍霆的吩咐,开始描述这段时间经济战略办公室制订的草案。

    以之前所说的内容为基础,这次经济破坏计划切入点的正是日本军备扩张计划。中国、德国以及所有可以联络、争取的盟友国、附属国势力等等,首先要营造的是军用原材料物资普遍涨价的大环境。这一点cao作起来并不复杂,但仅仅只是整个经济破坏计划的开端,其唯一的作用就是为日本军备发展计划以及其仅有的还在处于上升趋势的工业造成冲击。

    哄抬工业原材料物价的方法,就是利用恶性竞争方式,强行向与日本建立原材料贸易输出的国家争夺贸易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科学的分析物价上涨的定格单位,不能盲目的一味抬高。

    包括朝鲜、台湾两个日本殖民地的物资,同样可以通过散播谣言、制造营销事件,来将殖民地的原材料也提高价位。到时候日本政府很有可能会利用权力威逼商人控制价格,这样势必会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但也不一定会引发日本的政治危机。

    只是,一旦日本资产阶级存在这种情绪,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时,经济破坏计划就能进入第二个阶段:制造更大的经济谎言。

    马寅初将“经济谎言”解释为一种金融投机揉合在一起的系统,首先在哄抬物价的情况之下,刻意的营造一个短期却可以快速膨胀的金融泡沫,当然,这金融泡沫可以在哄抬物价之前就开始埋下伏笔;随后在一边鼓吹这个金融泡沫的同时,一边散播国际性的谣言,利用跨国通讯普遍存在延迟的情况,让谣言来引导金融泡沫以及附属的空头经济发展。

    有了金融泡沫华丽的假象,再加上更具有美好期许的谎言,接下来就可以展开一系列的金融掠夺行动。利用这些种种的假象,优先打击日本的实业公司,通过收买、欺诈以及刻意破坏等手段,造成这些实业公司的信用大跌,借机为金融泡沫附属的“空头经济”快速培养良好的信誉。随后,再利用这些“空头经济”向日本各大银行发出借贷,为了能快速获得贷款,可以让一家公司贷款一定份额,几百家、几千家公司就能贷到一大笔份额。

    这笔借贷得来的钱继续推动泡沫经济增长,吸引更多的民间财富注入到泡沫之中。不难想象,因为之前哄抬物价造成工业缺失,再加上对实业公司的信誉破坏,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注重的工业发展必然饱受压力,从而把资金也转向金融泡沫中。

    等到这个时候,或者差不多到达预期目标时,就可以刻意戳破这个金融泡沫。

    这个巨大的金融泡沫破裂,其造成的影响肯定会让许多日本商业发生大地震。不过为了cao作这个金融泡沫的安全性,它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最多是八个月到十个月,所以即便是一场金融大海啸、大地震,也不会彻底葬送日本的经济体系。但对日本以工业为首的实业经济却会留下难以复原的伤痕,相信到这个时候日本会向英国索要更多的援助,向美国兜售更多的国债。而中国、德国等参与投机的势力,则会获得第一笔盈利。

    “不知道两位先生有没有听说过十六世纪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狂热事件。”说到这里,马寅初向菲利普和马克西米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