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3节 (第6/6页)
德的话很有道理,总之英法两国目前在针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希望尽量保持原状,绝不要触及到英法两国在远东的利益。如果事情是从这一点出发的话,一切自然就好说了。任由日本人去折腾,反正日本现在也不可能支援欧洲主战场,留在亚洲捍卫协约国在远东利益算是应尽的义务。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么办,总之先答应日本人的意思,之后在跟中国人的外交上我们多加留一手就是。”朱尔典立刻说道。 随后,朱尔典、康德与滨口雄幸详细商谈了关于对中国施压的步骤,以及日本如何采取军事行动进行实质的制裁。在接下来的会谈上,朱尔典、康德几乎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只是听着滨口雄幸侃侃而谈对中国的一步一步制造外交压力,再由外交压力升级到军事制裁。至于库朋斯齐还是一副老滑头的样子,嘴巴上对滨口雄幸十分支持,甚至还扬言会在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增兵,就算不能直接出兵,也能引为声援。 谈到最后,朱尔典故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库朋斯齐先生和滨口先生都偏向于对中国继续施压,那么做为军事同盟的大英帝国只能秉持盟约,站在盟友这边给与支持。不过我话说在前面,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若真能给吴绍霆一个教训固然最好,如若不行,那日本国理应自己承担后果。” 康德连连点了点头,说道:“我赞同朱尔典阁下的意思,不过我同样相信日本盟约有这样的实力。另外在先期关于青岛善后问题的谈判上,我必然会全力响应日本国的立场。” 滨口雄幸看到朱尔典、康德决定回心转意、维持原先的对华态度,心里总算放松了一些,但是他也看得出来,西方人既然有了改变之心,在今后的中日冲突上最多只会给予声势上的援助,更多的还是采取观望态度。不过他能做的也仅仅只有这些,毕竟欧洲的局势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西方人都快自身难保了。 会谈结束时差不多是深夜九点三十分,倒春寒的夜晚非常寒冷,众人在离开公使馆大楼时,不由的缩紧了脖子,快速的钻进了自己的轿车。 轿车启动之后,竹本公久脸色严峻的对滨口雄幸说道:“公使阁下,虽然洋人同意我们的计划,可是显然他们不会给予充足的支持。” 滨口雄幸叹了一口气,脸色忧虑的说道:“我知道,西方人现在已经咬定一件事,那就是希望亚洲维持现有的状态,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就是。不过,好歹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是会支持我们,眼下我们只要能够扳回局面,给中国造成足够的压力,让西方人看到有利可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我们更有信心。” 竹本公久凝重的说道:“看来,中日冲突的赌注越来越大了。” 滨口雄幸说道:“西方人对远东的利益分配我们不要理会,对我们大日本帝国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维持我们在环球国际的地位。”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57章,关键会议 到了二月七日,连续进行六天时间、十四场次会议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议程环节。尽管这两天是倒春寒的天气,可这依然无法阻止全国人民关注的热情,哪怕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已经知道会议的结果,但多多少少还是要怀着虔诚的心思支持这庄重严肃的一幕。不得不说,吴绍霆在中华民国凝聚了不可撼动的人气,这股人气正在飞速的向狂热崇拜的程度发展。 清晨时,南京江城笼罩在一片水雾当中,小雨淅淅沥沥。但是南京城内的老百姓还是早早起来,纷纷跑到街道两旁等候迎接未来大总统的路过。哪怕雨水冰冷无比,也无法浇灭他们心头的激动。 而今天的《民国时报》也比往日刊出的更早,报社和分销站几乎一夜没有休息,凌晨三点钟就把南京地区的份额印制了出来,一个小时之后立刻分派到各个分销站,由运输员把报纸派送到报亭、书店、机关单位等等,也有一些零售小贩亲自上门来提取。 当赶早起来关心国民大会的人群出来时,正好买上一份最新的《民国时报》,阅读时政版块来分析一下国民大会接下来的动态消息。从二月一日开始,南京城内读书人的身份一下子拔高了不少,不识字的人买了报纸匆匆找到邻里街坊识字的人念出来。尤其是今天早上,路边屋檐下随处可看到五、六成群聚在一起的人,这正是围着能识字的人在听报纸。 “根据目前各省谘议局的统计,支持吴执政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的人数遥遥领先。中华民国大总统正式选举将会在今天早上十点钟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