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节 (第3/5页)
舰艇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列成重叠的阵型准备兜圈子避开袭击。 趁着这些小型舰艇刚刚开动之际,“大白鲨”中队迎面而来,看准时机投下了小型鱼雷。 在舰艇上的日军士兵全部惊呆了,鱼雷竟然能从天而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他们目前科技认知,显然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在无知面前,所有人都失去了反应能力,一个个露出了束手无策、不明所以的神态。 鱼雷一批一批的向日军舰艇袭来,在黑暗中rou眼都无法看清楚鱼雷推进器带出来的浪痕。很快,一艘扫海舰腹部发生爆炸,哪怕小型鱼雷的威力不大,可是仍然在扫海舰脆弱的装甲上炸出一道裂痕,海水从裂痕里渗透进去,而水压则不断的挤开裂痕。 没过多久,又有鱼雷击中了一艘补给舰。整个战列舰的后方接二连三的传来爆炸声,甚至还燃起了一道熊熊的火光。日本水兵的惊叫声此起彼伏,成为爆炸声之后最剧烈的动静。 三十枚鱼雷一共命中了十二枚,鱼雷机从相对水平面直接瞄准,精准度大有提高。 一艘扫海舰一次性受到了三枚鱼雷的冲击,舰身严重受损。水兵们好不容易扑灭了大火,可是船身的漏洞实在太大,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修补,过了几分钟的时间船体已经呈现出下沉的趋势。然而舰长仍然不肯放弃,让水兵和工人无论如何都要进行抢修,勉勉强强维持住了船身下沉的速度。 所有鱼雷机在投下鱼雷之后,连归队都省了,直接调转航向返回胶州空军中转站补充弹药。胶州空军中转站距离胶州湾交战海域不过才二十多里的路途,飞机往来最快只要十多分钟的时间,这次作战任务就是利用鱼雷机无限次补充弹药,直至把日军补给舰、扫海舰全部炸沉为止。 “黑蝙蝠”中队则依然留在原地继续围攻丹后号,他们的作战计划十分明确,所有战斗机只盯着一艘战列舰进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最严重的创伤。 从空袭开始到现在,前后一共经历了二十多分钟不到,丹后号上早已时伤亡惨重。 所有水兵都不敢轻易上甲板,只能躲在舱口偷偷摸摸的射击。而“黑蝙蝠”中队三十架飞机的全部炸弹都招待在了丹后号身上,就算远远不止于把丹后号炸沉,可好几门船首炮和船舷炮都被炸坏了,整个船身偏体鳞伤、多出起火。 就在第四轮俯冲射击时,一队日本水兵看准时机从侧门发动排队射击,其中一颗子弹射穿了挡风玻璃击中飞行员的胸口。这名飞行员利用自己最后一丝意识,cao作着战斗机顺着俯冲的路线直接向丹后号舰桥上冲撞过去,随着一声剧烈的“轰隆”爆炸声,他用自己和飞机的生命换来了一次对丹后号的重大打击。 当丹后号舰长伊藤平一郎看到飞机迎面冲来,他瞪大了眼睛,一时间完全僵持住了。附近的副官、参谋官赶紧上前将他扑倒在地上,可是飞机撞破指挥室玻璃窗时,一股强大的炙热感仍然从他的脖颈袭遍了全身。很快飞机的燃料管和引擎发生爆炸,火焰的破坏力把整个指挥室都夷为平地,在场的军官除了几个职位较低站在靠后位置的幸免于难,其余全部葬身火海。而就算那几个幸存者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不是重伤就是毁容,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中央堡垒瞭望台,麦尔瓦德克惊喜的大呼道:“他们的一艘战列舰爆炸了,就在战列舰的舰桥位置,哦,我的天,中国的空军简直出乎人的意料。” 其他德国军官也都感慨万千的纷纷议论,在欧洲几乎所有人都没在意飞机的作用,而在这个时候那些看上去脆弱的木结构飞机居然能让钢铁巨人似的战列舰受到重创,这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战。不少人在心中记下了这一笔,决定要好好讨论关于德国空军的发展问题。 站在一旁的李根源脸色却没有太好看,他刚才通过望远镜是亲眼看到一架飞机撞上了舰桥,那可是一名飞行员的生命呀。 麦尔瓦德克找来自己的副官,快速的下达了最新命令:“通知第四守备队,让他们带上大炮前往俾斯麦山的西南方向,这时候我们应该加大针对胶州湾内的火力,一定要重创第二舰队的主力舰。” 副官大声的答道:“是。”随后快步离去。 十分钟后,担任预备队的第四岸防守备队完成集合,全队一千两百名士兵,携带了八门不同口径的大炮前往俾斯麦炮台山下的海岸附近。在这里有一道早年修筑的护墙,原本是用来提防清军会从内陆发动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