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9节 (第5/5页)
的信封,拆开来若无其事的看了起来。 信文的内容居然是日本内阁会议在十二月二十二日部分会议记录,虽然全部是英文,不过包括发言人姓名、职位都标注的清清楚楚。他快速的看完了这份信文,从不全面的内容当中得知日本内阁已经决定发动青岛战争,并且将会在一月十二日青岛主权移交之前行动。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这份会议记录是真的,那么中日开战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七日,距离青岛主权移交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哪怕他不是战略家也看得出来在青岛主权移交之前发动进攻的意义,这份会议记录还是有相当的可信性。 这时,先前去附近打听消息的手下快步返了回来,低头附耳的说道:“有很多人听到南平台町有警笛声,还有人说警察和宪兵抓住了一些人。不过现在还没有确切消息。” 陈大人好整以暇的收起了信封,整理了一下西服衣襟,然而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身为东京情报站的负责人,面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手下有可能遭到逮捕,即便是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也不禁会发出叹息。他深知担任情报人员,最重要的一项原则那就是“千万不要被捕”,真希其他手下撤退计划能够顺利。 “鱼有可能脱网了。”调整了一下情绪,陈大人压低声音说了这句话。 这是东京情报站近期负责侦查情报的代号,无论是国防部参谋部战略情报局还是特勤处情报局,甚至连“夜隼”小组在进入十二月以来全部都在关注日本政府的动态,力求第一时间掌握日本对青岛问题的决定。 “是吗?什么时候?”手下问道。 “d日之前,不过还不确定。听着,从现在开始我们分头行动,一定要尽量降低被捕的概率,你我之间务必要有一个人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日本不能待了,尽快返回国内。”陈大人冷静的交代道。 “我明白了。我这就行动。陈大人,保重。”手下豪不迟疑,点了点头之后转身向电报局外面走去。 陈大人先留在电报局以普通留日华侨的身份发了一封电报到驻日公使馆,希望通过正常程序尽快离开日本。发完电报之后,他离开电报局前往东京郊区的预设安全屋。 卷六:大国战 第767章,空军基地 王长龄乘坐轿车匆匆的从中华门国防部赶到总统府,顾不上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钟,连忙要求侍从处去向吴绍霆通报。 吴绍霆刚刚卧床休息,不过好在还没有入眠,接到侍从处的通报之后,他只好穿着厚实的睡衣来到楼下大总统办公室接见了王长龄。 “东京情报站出事了。”关上办公室门之后,王长龄急促的说道。 “什么?怎么回事?”吴绍霆立刻精神起来,切声追问道。 “具体原因不清楚,不过国防部正在进行评估,初步估计应该不是内部告密,否则也不可能提前泄露逮捕行动,应该只是是一次意外事件。东京情报站的特工们正在按照疏散计划撤离日本,我这边在安排接应工作,驻日公使馆晚上发来电报通知,日方可能已经逮捕了两名特工。”王长龄解释道。 吴绍霆沉思了起来,如果谍报员真的被抓了,这可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尤其现在正值中日冲突的关键时期,日本方面说不定会拿这件事大肆造势。不过早年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同样经历过谍报战,而且影响颇大,那时候大部分还是日本针对清朝的间谍行动,可是日本方面仍然理直气壮的应对,这次事件未必不能处理。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后认真的说道:“尽快确认这件事,有被捕和没被捕是两码事。至于其他方面就按照情报局应急机制来处理。” 王长龄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我会亲自督导此事,有什么进展第一时间通知霆帅。我认为这应该是日方加紧了情报保密工作,所以才会查获我们在东京的情报站。东京情报站站长陈永仁在九点三十分时发来一封甲级加密电报,说是日本内阁已经决定进攻青岛,具体时间不知道,不过能肯定是在一月十二日青岛主权交接之前。这一点应该能证实我的观点。” 吴绍霆抬头看了一眼王长龄,细细思虑了片刻,说道:“这个可能是有的。日本内阁通过决定进攻的决议迟早会做公开,所以会议结果没有太多的保密价值,就像前不久我们南京政府公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心捍卫青岛一样。既然决定开战,战前的准备自然而然要抓紧,这才导致我们情报站被破获。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深刻调查原因,推测终归是参考。” 王长龄答道:“此事我会做出认真反省,吃一堑长一智,一定提高情报站的工作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